哥几个,咱就是说,这篮球圈的魔幻新闻,是不是越来越离谱了?
我昨晚刷手机,差点以为自己网不好,页面卡回好几年前了。
达卡里·约翰逊,这名字熟不熟?
对,就是那个曾经在青岛队内线站桩,吨位比得分还稳定,后来被大家默认“查无此人”的重型坦克。
就这么个主儿,突然在NBL季后赛的生死战里,Duang的一下,砸出了个33分15板。
讲真,看到这数据我第一反应是去查了查NBL的篮筐是不是矮了十公分。
这哥们儿在次级联赛“炸鱼”也就算了,关键是,立马就有风声说,CBA有球队的教练已经摸到场边递名片了。
好家伙,这不就是典型的“前任回头”戏码吗?
而且,风暴中心直指北控男篮。
咱先掰扯掰扯这事儿有多逗。
北控上赛季什么情况?
闵鹿蕾指导把队伍带进了季后赛,算是功德圆满,但内线那叫一个闹心。
大外援萨林杰,顶着“大杀器”的名头来的,结果打得跟个没睡醒的卧龙先生似的,最后跟球队闹掰,一拍两散。
这下好了,内线直接塌了一半。
这时候,约翰逊这份“低配版奥尼尔”的体验报告就送上门了,北控能不心动?
我猜宗锋指导看到那33+15,心里的小算盘都快盘出火星子了:这不比萨林杰那尊大佛划算多了?
可咱球迷不是傻子啊。
在NBL横,跟在CBA立足,那完全是两码事。
这就跟你在村头小卖部买东西可以赊账,跑到市中心大商场你试试?
NBL那防守强度,说句不好听的,有时候跟眼神防守没啥区别。
约翰逊在那儿能凿出花来,不稀奇。
当年他在青岛队为啥没打出来?
不就是因为慢嘛!
在如今这个后卫人均“闪电侠”,恨不得五个人都能扔三分的CBA,你一个移动速度跟共享单车差不多的内线,防守端不被人一步过成清晨的马路?
所以说,北控这要是真签了,那就是一场豪赌。
他们赌的不是约翰逊的技术,而是他的“态度”。
赌他在NBL这一年,是卧薪尝胆,练出了一身新本事;而不是在一个安逸的环境里,单纯找回了虐菜的快乐。
这就像你明知道买的是张刮刮乐,但总幻想自己能刮出头奖来。
这种“旧将回收再利用”的剧情,在咱CBA还少吗?
前几年多少在海外联赛刷了漂亮数据,被当成救世主请回来的外援,最后发现还是那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
根本原因,就是咱们一些球队的球探体系,实在是有点太“省事儿”了。
与其去欧洲、去发展联盟大海捞针地淘新人,不如在“熟人”里挑个看起来还行的。
成了,是慧眼识珠;不成,反正大家也都认识,不丢人。
这事儿最妙的,还是得看约翰逊自己。
对他来说,这简直是天上掉下来的二次面试机会。
他得感谢NBL那帮兄弟,愣是把他这块“璞玉”又给擦亮了。
能不能抓住,就看他自己脑子清不清楚了。
他得明白,CBA球队要的,不是一个只能在低位硬凿的糙哥,而是一个能防守、会策应、关键时刻不手软的轴心。
他要是还抱着在NBL那套“一力降十会”的打法回来,那估计下半个赛季,就又得回次级联赛报道了。
所以啊,这出戏接下来怎么唱,还真挺有看头的。
是北控当了“大冤种”,还是约翰逊上演“王者归来”?
咱也别急着下定论。
反正CBA的休赛期,从来不缺谈资和笑料。
等新赛季大幕拉开,是骡子是马,拉到五棵松或者首钢篮球中心溜溜,不就全明白了?
到时候,咱们再来评评理,看看这笔买卖,到底是谁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