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剧的兴衰起伏,就像春去秋来,循环不息。
九十年代的国产剧,基本都围绕着历史题材打转,《暗算》一出,谍战剧也就开始风生水起了。
在2020年之前的十年里,电视剧市场主要被现代偶像剧和古装偶像剧占据了大部分位置。
曾经支撑起国产剧质量的《闯关东》《父母爱情》这些年代大戏,现在几乎看不到什么影子了。
一直到2022年初的《人世间》出现,才让那些年代剧再次站在了聚光灯下。
这几年,《繁花》《小巷人家》这些热播剧,一波接一波地引发了人们对年代剧的怀旧热潮。
可惜今年,爆火的年代剧一直没能出现,直到一部《生万物》崭露头角,迅速走红。
这剧不仅轻松突破3的收视率,还有望夺得央八的年度季度冠军。在爱奇艺平台上,短短4天内热度就冲破万,最新的热度已跻身平台历史前十,成为今年第一名,距离去年热度最高的《我是刑警》也只差一步之遥。
这部剧不仅再次成为年代剧的收视热点,还把2025年代剧的口碑推向了一个全新的高峰。
这部剧再次彰显了年代剧在国产剧中的独特地位。
它不仅是一段时代的追溯,也承载着几代人共同记忆里的那些怀旧情怀。
用岁月作为背景,把普通人的命运融入到宏大的时代洪流中,让观众再次感受到那些淳朴而纯真的过去岁月。
今天咱们就结合剧集在豆瓣上的评分,一起来盘点一下从2022年7月到现在这三年里,哪些年代剧能算得上是最棒的十部。
第10名:《北上》
《北上》的评价和收视率,其实有点被低估了。
这部剧是根据作家徐则臣的那本获奖小说改编的,和原著不同的是,原著里运河才是真正的主角,可在剧里呢,更侧重于展示大时代背景下运河六户人家的变动和故事。
这部剧跨越了好几个十年,反映了中国改革开放的一个缩影。
刚播出的时候,大家的评价还挺不错的。
那浓厚年代感的布景搭配缓缓展开的故事情节,把一代人的记忆重新唤起,满满的时代味儿。运河边的人家热闹非凡的生活气息,迎面扑来,真让人感受到那份烟火气。
父母的恩爱情深、邻里间的八卦传闻、青梅竹马的童趣,还有鸡飞狗跳的家长里短,这些都拼凑出一幕幕笑中带泪的日常生活。
到了后半段,剧情有点偏了,不像最开始那样专注于运河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而是更着重于那些在运河边长大的年轻人北上创业的故事。
其实白鹿和欧豪这些年轻演员的表现还挺不错的,白鹿把那种朝气蓬勃的生命力展现得挺到位的,凭借这个角色她还拿到了2025年亚洲内容大赏最佳女演员的提名。
问题出在后半段,原创剧情大量涌现,导致主线变得有点乱,年轻一代创业恋爱的故事也没啥新意,戏剧冲突也算不上特别出彩。
虽然那些死不了的骆驼比马还要壮,撇开角色那种太过悲情的设定,这部剧整体还是挺扎实的,拍得挺用心的。
生活比电视剧里展现的更残酷得多,真的是如此。
剧里那长长的镜头,穿越的不只是时间与空间,还带着时代巨浪洗刷中的人物命运。
要是一部完全没有改编自原著的原创年代剧,口碑或许会更不错一些。现在“运河是流淌的时间”这种人文的核心表达还显得不够充分,多少让人觉得有点遗憾。
第9名:《淬火年代》
正午阳光一直是出精品剧的高手,特别是在年代剧方面。
今年的《淬火年代》,也是一部浓厚味道的年代商战大戏。
正午选择民营制造业这个题材,可真算是下足了功夫,算得上雄心满满。故事背景紧接着《大江大河3》之后,直到民营制造业迎来新一轮腾飞之前,就像是《大江大河》的精神延续版,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剧集依旧延续正午阳光那种年代大戏的风格,一开场的《相约98》就把时间倒回到那个满是机遇、充满激情的洗牌时期,让人一眼就能感受到那段火热滚滚的岁月。
再回头看看,这部剧有点像《大时代》《创世纪》那种港味十足的商战剧,场面可谓宏大壮观,气势磅礴,整个年代感和沉浸感都把人带入那段热火朝天的岁月里。
宋祖儿那个港味十足的美女造型,搭配复古又时髦的妆容,散发出一种经济繁荣的美感,折射出那个年代蓬勃向上的魅力啦。
问题嘛,主要是因为故事的代入感不够强,没办法让人真切融入其中。
张新成演的那位海归厂二代一归来就碰到亲爹厂子停工、被追债,再加上合作方偷专利,故事本身的冲突其实挺激烈的,但是留洋学霸出身的厂二代,跟《大江大河》里的宋运辉比起来,代入感自然要差点儿。而且,这部剧的感情戏,也大多是夹在主线之外,没有特别突出。
钱宏明自杀那段,演员发挥得确实挺出彩的,但感觉拍出来的效果却有点模糊,讲得不太明白。
整部剧最终还是少了一点味道。
虽然不多,但这部大剧能让观众回到那段欣欣向荣的岁月,也让大家看到每一代人身后,都烙有那个时代独有的印记。
这部剧没能继承正午年代剧的光荣,有点让人觉得可惜。
第8名:《人生若如初见》
《人生若如初见》算是部年代剧,也算得上近年来少见的优秀历史剧之一。
人民日报刊文总结上半年国产剧时提到,这部剧是在晚清民初的历史波折中挖掘出的人性中的悲喜。这个评价,我觉得特别贴切,确实一语道破了它的核心。
这部剧一开始出来,评价就挺两极的,结果也让它的评分稍微低了点。
我觉得现在的评分,根本配不上这部剧真正的水平。
许多人没有注意到,这部剧的不同之处在于,它几乎就是《觉醒年代》的前传。
那段时间,可说是中国历史上的大变局,几千年来从未遇到过的转折点。剧中的三位主角代表着不同的力量,在乱世里都在努力寻找正确的方向,但命运注定充满了波折和坎坷。
所以,这部剧不光讲的是那些英雄的传奇,也同样是那些失败者的悲剧。
这部剧让观众看清了清王朝两百年的统治和两千年的帝制积弊是多么根深蒂固,也明白了为什么武昌起义成了压垮清政府的最后一根稻草,更懂得了庚子事变后,各个阶层救亡图存,青年们的选择道路。
导演王伟把那些历史人物从神坛上拉下来,拍出了他们作为普通人那种痛苦挣扎的样子,展现了他们的真性情。
李现敢接演梁乡这样层次丰富的角色,真是挺勇敢的;魏大勋在年代剧里也表现得挺不错,而最令人印象深刻的,还是吴越那种气场与韵味的完美结合。
白客饰演的末代王爷,气质淡薄得像是残存的余晖,若隐若现,令人心生怜惜。
整部戏的场景和服装道具都还原得极其细致,完美呈现出了晚清时期的风格,那专业水平,让人不得不佩服;而且,人物群像的刻画也是挺精彩的。
可惜的是,像这样厚重历史时代的剧集,观众群本来就比较有限。
这部剧的名字太偏向言情,剧里的宏大叙事野心也让故事的亲切感有所削弱,结果导致热度一般。
看到那些粗制滥造的古装偶像剧依然火得不行,而那种用心打磨的好剧却没人关心,真是让人忍不住叹一句:“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即使有李现和魏大勋加上不错的制作水准,可这些还难以俘获年轻的观众心,老派年代剧想要破局,依然像个迷题,让人头疼不已。
第7名:《大江大河之岁月如歌》
这部剧是正午阳光推出的《大江大河》系列的收官之作。
前头两部的豆瓣评分是8.8和8.7分,不过这个剧的评论反响嘛,基本上算得上一般般啦。
可能的问题不完全在正午阳光这个团队,倒更像是出在原著那块。
大江大河这故事,主要讲的就是宋运辉、雷东宝、杨巡这三个人的事儿,展现了一帮先锋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拼搏闯荡、经历起伏的那些事情。
这就让第一部的故事变得最精彩、最燃,也最容易让人产生共鸣。
到了第三部,演员依旧是那些,导演还是孔笙,不过主角的命运差不多快走到尽头了。雷东宝前后对比差距大得让人觉得像断了线似的,杨巡的小聪明也用得差不多了,唯独宋运辉还能再一次迎来风头,但这第三部里面,他的事业发展多少被一些感情戏冲淡了点。
人物的故事线感觉挺没劲的,尤其是在原著里就能看出来这点,原因有不少,整体结局也显得有点仓促。
把那三部剧合起来看,大江大河总算挺好地展现了宋运辉他们这一代人的浮沉际遇,确实算是岁月的旋律在诉说。
就算结局没有开头那么精彩,毕竟结尾也有它值得珍惜的地方。
第6名:《风吹半夏》
《风吹半夏》,这名字听着挺像那种青春爱情加上年代背景的商战剧,挺有意思的。
原著叫《不得往生》,名字听着就够狠,差点让人忍不住打寒颤。
这部剧上线时叫《年代群像闯剧》,看完之后才真正体会到这个名字的贴切。一个大女主在男人把持的钢铁行业里闯荡,要没有点闯劲可真活不过去。
这部剧的质感挺不错的,既显得真实又带点高级感,还挺有电影的那种感觉。
赵丽颖演那种情绪释放得很开,很大气的商场闯劲女,意外地让人觉得挺喜欢的。
小圆脸搭配复古港风妆容,气场十足,越长越有劲,赵丽颖真的把女强人的那种飒劲儿和狠劲都演绎得淋漓尽致。对敌人毫不手软,对朋友也果断狠辣,还对自己更加苛刻。
最精彩的部分非发财五人组莫属,每次换到伍建设他们那边,观众都觉得每个人都带着一百个心眼,眼神里都像在演戏似的。
每个角色都各有自己的义气,也各藏点缺德,爱恨交织,撕完又和好,然后再争执不休。胆大的能撑,胆小的就会饿死,真是把那个野蛮生长时代的利益纷争和中国人复杂的人情世故拍得淋漓尽致。
在年代剧里加入白手起家的励志情节和女性自主的题材,完全没问题,也不突兀。
要点就在于赵丽颖的演技真是棒得不行。
可惜前面十几集确实精彩绝伦,可一到钢铁厂建起来之后,主角们的智商似乎集体掉线了,到了结尾,靠怀旧的MV和赵丽颖的表演才算撑起了一把。
这部剧一开始评分拿到8.4分,直到后面慢慢跌到8.2分,也侧面说明观众的眼光还是挺准的。
国产年代商战剧里,前面那段奋斗的部分一直都最精彩亮眼,一旦到了后头,剧情就有点接不上力了,远不如港剧里那种结局正邪对决得酣畅淋漓,真是个难解的谜。
第5名:《父辈的荣耀》
这部剧的评价还不错,但热度没能特别火。
故事从90年代的东北林场拉开帷幕,讲述了三代林业人一直以来的传承与坚守。
整部剧散发出满满的东北乡土气息。
从林海雪原的傻狍子到小鸡炖蘑菇,再到酸菜汆血肠,这一整部剧里,都散发出浓浓的东北美味的热气腾腾。
这次,江德福和江德华不再是兄妹关系,而是一对搭档饰演夫妻,结果意外地配得挺默契。
可惜呀,小苦瓜们小时候挺萌的,可长大后,人生的故事就没啥特别的。
我觉得张晚意的演技还算不错,主要是不人设不够吸引眼球。
这部剧的题材其实挺难一下子火起来的,全剧没有特别激烈的戏剧对抗,主要是描写一些普通人的生活点滴,把他们的命运慢慢展现出来。
虽然这部剧的香味挺浓,但如果没个好地方传播,也难免不会红得火火的。
难得有部剧,展现了一帮人在时代大潮面前迷茫不知所措,仍旧奋力向前的场景。父母那一代看了容易产生共鸣,可年轻观众未必会有同感。
所谓父辈的光荣,其实就是真正把日子过好。
第4名:《生万物》
虽说豆瓣还没公布评分,不过从好多网友的热评来看,这部剧的评分快度估计会在8.3到8.4这个区间。
因为国内年代剧这么多年都没出现过像《闯关东》《红高粱》那样的作品,杨幂主演的农村剧也让人捉摸不透,实际上在剧集上线之前,业内其实并不怎么看好。
没想到看完之后,观众们都纷纷夸“真香”,好久没见过这么精彩的年代传奇剧了。
这部剧是改编自获得人民文学奖的长篇小说《缱绻与决绝》,背景设在鲁南的农村土地变革时期,讲述了宁、封、费这三个家族,两代人之间的兴起与衰败故事,主要人物有宁绣绣、封大脚和费左氏。
原著被称作一部土地的史诗。
观众跟着乡亲们问春、打春牛,体验春天的气息,一下子就明白了土地对于农民的重要性,以及农民对土地那份深厚的感情与依恋。
这部剧意外成为热议焦点,最让人惊喜的是,它展现出了年代剧难得的高水准品质。
剧组跑到山东临沂、日照这些地方实地拍摄,把夯土墙上的裂痕、田垄的走向啊什么的都照了出来,像是带大家回到百年前的齐鲁大地,能闻到泥土的味儿。
这部剧一共播了14集,真正充满起伏、展现巨大变迁的时代大戏,还刚刚开始显露端倪。
随着土地改革的推进,剧情里的矛盾越发紧张,打土匪、抗日战斗的精彩场面还在接下来的剧情里慢慢展开。
不过,关于断亲、卖地的情节已经在网络上炸开了锅,说明土地题材的故事真是有大大的吸引力。
除了激烈的冲突场面,剧里的爱情线也挺令人惊喜的。绣绣和大脚那种先结婚后互生情愫的关系,出乎意料地甜蜜。封大脚每次出门都会带点东西回来给绣绣,比如牙粉、香胰子、红纸,他能给的东西不多,但全都想送给绣绣。相比较之下,费文典除了呼天喊地啥都做不了。
绣绣选谁估摸着也不用费太多脑筋吧?
杨幂演农妇这一角色,真是意外地贴切啊,除了演员拼劲十足,角色没有被生活的磨难打倒,也不向命运低头的那份坚韧感,反倒成了她展现的好舞台。由此可看出,年代剧确实成了85花们转型的绝佳平台。
除了全剧中最亮眼的演技,还是林永健饰演的迟蓬和他的老婆,那对夫妻真得说挺有看头的。林永健那种带点土味又带点喜感的表演,特别逗,每次看到倪大红那边气得直跳,我都得找封二帮帮忙调调情绪。
迟蓬的大脚娘,简直就像那年代从农村田头走出来的纯朴山东大娘一样,自然得不得了。
在那时候细粮格外宝贵的日子里,大脚娘用白面给绣绣做饭,还用红糖煮小米粥帮着补身子,真是个典型的好婆婆,电视剧里的好榜样。
剧里面绣绣娘说过一句话,“地比啥都重要”,还跟女婿封大脚说,自己要是不在了,就把她送到土包边,放声哭一场,就像当初还抱着她一样。这其实是整部剧里最妙的比喻,土地就像妈妈一样。
一部满满土味的年代大剧瞬间走红全国,《生万物》的火爆也证明了——
只要剧本扎实,演员的演技到位,土味根本吓不跑年轻观众,反而变成吸引眼球的秘密武器。
《生万物》这剧还挺有看头,杨幂的不少流量加持,老粉新粉都能一块儿追,火不了的话,谁能火呢。
还有一点呢,从《人世间》《大江大河》到现在,明显觉得有点文学底蕴的年代剧才最吸引人,看着更有味儿。
土地滋养万物,而精彩的故事就像是孕育出那些爆款剧的沃土。
第3名:《小巷人家》
《小巷人家》是去年最红的年代剧之一,也帮正午阳光扭转了局面。
故事从苏州一个棉纺厂的家属区里的一条小巷子开始。
讲了庄家和林家两家人、两代人在时代洪流中命运起伏的平凡史诗。
这部剧把中式小巷文化和那个年代的气息展现得挺用心的,真是下了不少功夫。
开场的分房、三轮车拉新娘、邻里围在一块看电视的场景,都把那个年代的氛围展现得淋漓尽致,让人感觉仿佛回到了过去。
导演张开宙用几乎没停过的灯光、阳光和人造光,打造出一种特别的怀旧影像,尽管是一种刻意的设计,但情感还是满满的,因为拍出了人们记忆中那种时光的色彩。
这个故事反映了苏州自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变化,就像恢复高考、下海潮、国企改制这些重要的历史节点一样一一展现。普通人命运中那些曾经觉得难以跨越的坎儿,随着时代的浪潮起伏,似乎都变得不存在了。
除了充满浓厚年代气息之外,这部剧还是少有的不狗血、不浮夸的年代剧,更是一部充满“爱女”情怀的作品。
闫妮扮演的黄玲,在那个年代敢于喊出“离婚”两个字,即使变成庄超英嘴里的疯女人,她也绝不妥协,宁愿承受一切。
之所以能如此坚决,主要是因为背后那份“girl helps girl”的深厚友情撑着。
蒋欣饰演的宋莹那种超强的喜感,简直让控都控不住,那个年代还能保持那么好的精神状态,真是不容易。自己日子过得不错,还能帮闺蜜扛扁担,挺让人佩服的。
剧里还同时展现了李光洁那种完美好男人的典范,以及郭晓东那种愚孝男子的极致体现。
就连迟蓬饰演的婆婆也是让人生气到极点的存在。她的演技一点也不含糊,《生万物》中那位好婆婆的天花板角色也是由她塑造的。
这些老一辈的人物个个都挺亮眼,演得真不错。
跟以前的人比起来,新一代的故事和演技就显得有点儿参差不齐,年轻演员撑不起老一辈的角色,依然是国产年代剧最大的难题。
第2名:《繁花》
有52万人在豆瓣给这部剧打了8.7分,但关于王家卫和他的《繁花》,仍然是那几年剧中口碑争议最大的话题之一。
这部剧在国产剧中可是个孤例,王家卫用拍《一代宗师》的那套手法,展现了黄河路上的大时代浪潮起伏,波澜壮阔。
这部剧的制作水准堪比电影巨制,花了整整十年筹备,拍摄又用了三年时间,甚至还打造了一条虚构的黄河路。能如此肆意挥霍的,未必只有王家卫,不过,像他这样敢在资本面前肆无忌惮的,估计也就他一个。
在他的用心琢磨下,这部剧的画面效果、服装设计、镜头移动和台词都非常讲究,细节上都下足了功夫。
王家卫用动作和镜头表达,完完全全证明了不用台词也能把故事讲得淋漓尽致。
还展现了怎么把《偷心》《随缘》这些经典年代歌曲发挥得淋漓尽致。
甚至还展示了怎么让辛芷蕾、唐嫣这样女明星在戏里美得更上一层楼。
胡歌演绎了第三个精彩角色阿宝,马伊琍把上海女人的韵味演得淋漓尽致,唐嫣也交出了入行以来最出色的表现。而游老爷子一个人掌控全场,每次回头都气场十足,神采飞扬。
喜欢这剧的观众肯定会很喜欢,但那些抓不到这些细节的人,可能只会觉得剧集看起来华丽、亮堂,但内容觉得空泛,故事也弄不进自己心里去。
不管怎么说,王家卫为我们展现了那个黄金时代里万物蓬勃生长、瞬息万变与瞬间永恒交织的模样。
时代在推移,什么都有可能发生。
繁花已经盛开过了,其他的就不再响了。
第1名:《漫长的季节》
之所以觉得辛爽的《漫长的季节》可以算得上神作,是因为它不仅是国产悬疑剧的巅峰之作,也是年代剧的顶尖代表。
这几年能在评分上胜过它的国产剧,也就只有《山花烂漫时》了。
剧集最牛的地方在于,当国产悬疑剧走到大尺度走到尽头时,靠着年代背景为悬疑剧开辟出了一条新路。
连环案看似是重点,其实辛爽真正想表达的是,在那波澜壮阔的时代浪潮中,普通人的命运像是沉没的舟,起伏不断。
整部剧的质感真是讲究得很,转场更是巧妙绝伦,三条时间线交替穿插,叙事丝毫没有乱套。
秦昊、陈明昊两个搭档添了不少笑料,把悬疑犯罪的紧张气氛稍微缓了点,轻松了不少。
笑到最后,观众才恍然大悟,笑着笑着却满是哀伤。
查案的那三人组唱了一场尽兴的卡拉OK,第二天一大早就搞垮了一个,另一个得了中风,剩下的那位也差不多要走到头了。

有人在最光彩夺目的时刻辞世,有人走到了英雄的尽头,也有人经历千山万水后归去。
一直到走到人生尽头,才恍然发现,命运才是真正的最大谜题。
姜育恒的《再回首》这首歌,正是在剧中出现的那个时候,刚刚好。
当歌声响起,配合范伟那蹒跚的步伐,观众似乎跟着主角一同经历了漫长又曲折的人生旅程。
那时代的列车咣当咣当地驶过,冲刷着每一个渺小而孤寂的命运,曾经坚不可摧的东西,也都变成了碎泥。
所谓漫长的季节,是那无休无止的秋天吗?好像把所有人的希望都挡在了门外,一直等不到尽头。
那漫长的季节里,秋冬似乎从未被提及,也不曾在意。
《漫长的季节》这片子不是那种一步步揭示破案细节的剧情,而是讲一帮人逐层剥开自己命运谜团的悬念故事。
虽然评价特别好,但它并不能算是真正火到爆的电视剧。
不少观众觉得剧情推进得太慢,忍不住吐槽。这事儿归咎谁都没啥用。
在短剧和短视频盛行的今天,长篇剧集早就被甩在那个漫长的时节里了。
到这里就说完了,以上就是近三年来口碑最棒的10部年代剧。
“往前看,别回头!”好像也成了所有年代剧的一句总结语。
越是劝别人别回头,你反倒越控制不住自己去望一眼。
一旦和别人争输了,心里总忍不住琢磨着哪种争论方式才算最完美。
一辈子都过去了,怎么能不回头看看呢?
这正是年代剧的意义所在:只有回头,才能确认那些过去的时光确实曾经经历过。
说到底,观众追看年代剧,更多像是一场集体怀念那些逝去的时光和纯真的情感。
时光虽然过去了,但人的本性依旧没变。
爱情总是容易稍纵即逝,人心也总在变幻莫测,许下的承诺难以长久,珍贵的东西也难以长伴左右。不管在哪个年代,这份对永恒真情的渴望一直没有改变。
所以那些年代剧的故事,总是让人难以忘怀。
世间万物由人间孕育而生。
时光就像繁花似锦,春去春来,故事总是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