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斥资二十亿欧元打造“阵风”体系,吸取美国预警机教训

据印度媒体报道,印度空军即将配备欧洲制造的空客A321型新型预警机。莫迪政府已批准这项预算,总额度达20亿欧元,计划执行4年。在这个项目里,印度空军将得到6架空中预警机,负责监测各种敌方威胁。值得一提的是,不久前,印度刚向法国达索公司追加了几十架阵风战机的订单。

由此看来,印度空军选择从欧洲采购预警机,明显也是为了搭配他们的阵风战机。似乎,印度也从印巴空战中吸取了教训,打算学会对手的整套空战体系。当然,这次购买欧洲预警机的原因还不止于此,更主要的是,他们正在感受到中国曾经遇到的困境,也就是被美国“卡脖子”的窘境。尝到这种苦头之后,印度似乎下定决心,要在军事合作上与美国划清界限。到底是啥原因导致的这种局面呢?

说到底,还是因为美国不太“厚道”。前几天,印度斯坦航空举行了“光辉”MK1A战机的交付仪式,现场也出现了战机。不过,这批战机,除了两架装有发动机之外,其他几架实际上就是空壳子。对此,有媒体笑话道:“光辉战机不装发动机,就是光着屁股的战斗机。”这算是印度国防工业的一大耻辱,可不能全怪他们,因为导致“光屁股”这种情况的罪魁祸首,其实就是曾承诺为印度供应高性能航空和舰船用发动机的美国。

得告诉你一声,印度的光辉战机用的是美制发动机。之前,他们已经向美国订购了差不多一百台航空发动机,可美国总统特朗普不满印度在双边贸易协议上的表现,总觉得印度是在跪舔,所以在供应航空发动机这块“卡脖子”。也就是说,这才导致镜头里多架“光屁股”的光辉战机。最近,美国一名高官还警告印度,要是继续买俄油来支撑战争,美国可能就会断了印度的尖端军事科技支持。看来,特朗普这边儿还算靠谱,航空发动机一旦说断就真断。

实际上,印度除了买欧洲的预警飞机之外,还打算引进法国达索公司的阵风战斗机生产线。结合之前印度放弃了价值几百亿的军购计划,也拒绝了特朗普推销的F-35战机,可以推测,在美印可能出现“经济脱钩”的情况下,印度似乎也打算在军事方面跟美国“划清界限”。为此,最新的消息显示,特朗普已经做出了决定,取消了前往印度出席“四方对话机制”峰会的行程。很明显,印度的一些做法,似乎已经引起了特朗普的敏感神经。

印度跟美国闹僵了,几乎所有的军火订单都转向了欧洲,这也说明印度对西方一直还有点幻想。毕竟,印度曾经被英国统治了几百年,早就把自己的思想融入了西方世界里。虽然美印关系几乎快反目成仇,但印度的目光还瞄准美国在大西洋彼岸,想着靠欧洲的影响力,未来还能跻身七国集团这个“富人俱乐部”的成员之一。眼看着美印关系愈发紧张,印度总理莫迪在访华之前,还特意去了日本一趟。

看来,印度还真是没变那套“墙头草”的本色,一方面在为了对抗美国而加强和中俄等国家的合作,另一方面又还在跟西方保持一些“暗中眉来眼去”。由此可见,印度坚持进口俄罗斯的石油,纯粹是看中利益这个因素。而他们最近积极改善和中国的关系,也不过是为了缓冲美印关系恶化带来的外交压力。这样国家,讲真,只是客观而言,不太值得交心。至于印度断绝与美国的军事合作,转而投入欧洲怀抱,从某种角度说,也算是“走出狼窝,又跳入虎穴”,挺让人觉得捉摸不透,咋说呢?

欧洲嘛,那基本就是美国的附属品,不管美欧关系怎么变,它们的外交姿态一直都是跟着美国走的。在这种情况下,要是美印关系继续闹僵,迟早美国会把印度和中国放在一起对待。看看欧洲现在对中国的态度,也能大概猜到,假如美印变得对立,欧洲会怎么对待印度。要是美国觉得需要给欧洲施压,那印度是不是就得“挨刀子”了?所以说,印度在军事装备的供给上,不一定非得依赖中国,但更稳妥的办法,还是多和俄罗斯搞好关系。起码在普京那,没美国的掣肘,这样一来,印度被“卡脖子”的风险就能少不少。

印度的战机发展和阵风战机的引入,似乎也跟美印关系有一定关系吧?美国和印度的合作虽然紧密,但说到底,印度还是希望在军事上保持一定自主性。阵风战机的到来,实际上也是印度为了提升自家空战能力的一部分,毕竟在国际关系复杂的背景下,各方都希望自己能有点底牌。美印关系要是进一步紧张,印度要是想依靠美国的支持,可能会遇到一些限制,所以在购买像阵风这样先进战机时,也得考虑到自身的长远利益。总的说来,印度既希望借助外援提升战斗力,又不想完全受制于某一方,这个平衡可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