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 言
见字如面,朋友们。9月上半月,中国口腔行业的变化与挑战依旧层出不穷。
在宏观层面,国务院发布《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宣示了AI在医疗等关键领域加速深度融合的方向。放到口腔场景,牙科AI已走过从“可用”到“好用”的关键五年,既有监管里程碑的落地,也有市场化转折的考验。如何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建立标准与政策,保障安全与有效性,仍是悬而未决的核心议题。
财报季的回顾则揭示了另一重现实:50家上市公司业绩如同镜子,照见行业的分化与重塑。有人逆势增长,有人承压下滑,差异不再是偶然,而是企业治理与应对外部环境能力的必然结果。
与此同时,口腔机构的扩张动能虽然在8月继续释放,但净增长与新增注册均显现降温迹象,折射出资本进入理性筛选阶段。“东强西进、东北突破”的格局愈发清晰,区域力量正在重构版图。
在DSO赛道,技术投资的财务影响与KPI导向的管理逻辑成为双重焦点。AI、3D打印与云平台如何变成真正的运营底盘?扩张浪潮下,现金流与核心KPI指标又能否稳住航向?这些问题,正构成行业在9月继续思考与博弈的主线……
2025年8月26日,国务院发布《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预示着中国在多个领域将加速推进人工智能技术的深度融合。
在这一背景下,牙科AI也经历了五年的演变,逐渐从“可用”走向“好用”。这段时间不仅是技术突破的关键期,更是行业整合与市场化的转折点。
从2021到2023年,监管里程碑的建立为AI技术的临床应用铺平了道路,FDA首次批准多个AI辅助诊断软件,标志着牙科AI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然而,随着技术的快速发展,如何建立标准与政策,保障AI的安全与有效性,成为了行业面临的重要挑战。
在未来的智能生态中,牙科AI将不仅仅是辅助工具,而是将成为整个医疗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重新定义医生的角色与患者的体验。
2025年上半年,50家口腔相关上市公司的业绩披露,构成了一幅行业众生相的素描。这不仅是数字的简单汇总,更像是一面镜子,映照出这个曾经被视为"黄金赛道"的产业,正在经历怎样的蜕变与重塑。
财报季如验金石,企业治理与决策的微妙差异在此显露无遗。集采政策、消费降级、竞争加剧等外部环境影响下,谁能在同样的约束条件下找到属于自己的生存与发展逻辑,成为了新的分水岭。
随着时代天使、现代牙科等企业的营收增长与大众口腔、埃蒙迪等公司的业绩下滑,整个行业的分化愈发明显。
内外部挑战交织,企业在应对市场变化时展现出的差异,反映出行业进入成熟期的必然表征。
8月,全国口腔机构的扩张动能继续释放,但结构性降温的迹象愈发明显。
虽然单月净增长721家,环比下降16%,但仍比去年同期高出10%,显示出行业的整体韧性。新注册机构数量降至989家,是年内第二大单月降幅,反映出新增投资热度有所降温。
与此同时,吉林省的新开店数同比增长36%,而黑龙江和四川等“非传统强省”也表现亮眼,分别净增39家和51家。这一系列变化推动了“东强西进、东北突破”的新格局加速形成,显示出行业在经历从“高热扩张”向“理性筛选”的转型。
在这样的背景下,未来的市场动态将会如何演变?值得同行们认真思考。
在牙科DSO的扩张竞赛中,技术投资的挑战日益凸显。AI、3D打印和机器人等前沿技术能否真正融入财务结构,成为可持续的增长动力?
虽然这些技术带来了效率和体验的质变,但随之而来的高额资本支出却可能会给许多集团的财报带来压力,影响并购和扩张决策。
在高利率和设备快速迭代的双重挑战下,DSO如何在享受技术红利的同时,避免财务负担的拖累?
通过与行业专家的访谈,我们将探讨AI如何变成基础设施,3D打印如何提高椅位利用率,以及集成式云平台对并购整合成败的重要性。此外,运营租赁被提出作为一种将设备投资转化为更灵活运营支出的解决方案,为DSO提供新的财务视角。
在这个快速发展的行业中,技术不仅是工具,更是未来竞争的关键。
在牙科DSO的扩张浪潮中,一个愈发尖锐的问题浮出水面:是稳步前进,还是在规模化中陷入失速?
随着诊所数量的快速增加,管理难度急剧上升,跨院区流程标准化、排班效率、患者端的支付与保险验证,每一个环节都可能成为扩张过程中的隐形障碍。
竞争环境加剧,患者期望提升,迫使机构必须不断优化流程与体验。真正决定走向扩张还是失速的,不是外部市场,而是核心KPI是否被牢牢掌握。“能被测量的,才能被完成。”
本篇,现代化的牙科DSO——Archway Dental的核心管理者分享了他们如何通过关键KPI设定、并购整合与文化融合,逐步构建一个高效、可持续的运营框架。
【特别鸣谢】如果本文有错漏之处需要勘误,请联系我们的客服,届时我们会为您准备小礼物,感谢!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源于公开信息,可能存在不准确性,仅供参考。本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与决策建议,好的牙不对因使用本资料而导致的损失承担任何责任,并对本内容拥有最终解释权。
@好的牙口腔行业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