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日本准备部署远程导弹,范围还涵盖了咱们中国沿海,这消息一出,中方一提九三大阅兵,背后究竟藏着啥深意呢?
日本计划在九州岛安装一种新型导弹,射程超过1000公里,这样一来,从那边发射,咱们东部沿海的好些地方都成了目标。
先把日本的这些动向捋一捋,搞清楚详细情况,这事儿可不能小看。
一开头,这事儿得提提钱的事儿,他们申报的2026财政年度防卫预算,直接猛涨到8.85万亿日元,破了纪录。
里面还特意划出一部分预算,打算用来铺一条远程导弹的道路。
这次登场的,正是经过改良的12式地对舰导弹。
原先这导弹只能打几百公里,现在被升级到了 1000 公里以上,还做了不少改进:
弹翼可以折叠,外形也变得更不容易被雷达发现,飞行时先靠惯性、GPS配合地形匹配确定方向,快到目标附近时采用主动雷达锁定。
就是说,它既挺准,又不那么容易被拦截。
日本方面表示,这一行动主要是为了“应对周边安全局势的变化”,其实就是为了“防御”。
可是,一边砸钱增加预算,一边调整导弹技术,又在开发新型武器,这一串操作,真就只是为了“防御”吗?
更让人留意的是,选在九州这个地儿进行部署。
九州岛在日本的西南角,离我们东部沿海和朝鲜半岛都挺近的。要是在那发射一枚1000公里左右的导弹,周围的大片海域都能被覆盖到。
日本讲这是为了“提升西南小岛的防御能力”,但那些懂行的都明白了:1000公里的射程,早就超出了“专守防卫”的范畴。
他们不光安排导弹,还打算花钱买更多的美军无人机,用来监视和拦截,明显是想搭建一个“导弹 plus 无人机”的立体防护网。
而日本采取这样的措施,背后至少藏着两个主要因素。
第一层原因其实是日本自己的一些“心思”。这几年他们一直想打破战后留下的那些限制,把军队实力增强也算是实现这个心愿的重要步骤之一。
第二个原因其实也是有美国在背后支持的。近年来美国在亚太地区努力拉拢盟友,搞一些战略布局,对日本的军事扩大基本上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还放宽了出口武器的限制,连“战斧”导弹都愿意卖给他们。
其实美国希望日本能成为“亚太前线的帮手”,日本也趁机争取了更多发展军力的便利条件。
两边都是各自图个方便,不过损害的却是整个地区的安宁。
因此,中方第一时间发出了提醒,质疑日本为何要发展具有攻势的武器、加快军事扩充,究竟打的是什么算盘?
我国防部新闻发言人蒋斌大校在谈到这事儿时,还特别提到咱们刚刚举行了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的纪念活动,也就是天安门广场那场盛大的阅兵。
中方特别提到这事,其实也就是说了两个意思:
第一步呢,就是希望日本能够认真反思过去的侵略历史,不要再重走老路。
九三大阅兵主要是为了缅怀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本身就是在回顾那段历史。
中国方面提出这个,主要是想告诉日本:别忘掉那段历史教训,绝不能让日本军国主义重新抬头。
第二层意思就是说,展示了中国不仅有坚定维护和平的决心,还具备了保障地区稳定的实力。
阅兵中亮相的那些装备,真让国内外的媒体都大吃一惊。鹰击系列反舰导弹,被誉为“深海尖兵”;东风系列洲际导弹,更是作为“战略利器”,实实在在地展现了实力。
再加上那些各式各样的尖端无人机和反无人设备,真是让人大开眼界。这一切都说明中国的国防现代化水平,已经领跑全球前列。
这次阅兵告诉大家,中国增强国防力量,不是为了野心勃勃,而是展现有实力维护和平,不会让地区的安全局势变得混乱。
说到底,80年前,日本发动侵略,把中国以及其他亚洲国家的人民,逼得苦不堪言。
现如今,时间已经过去80多年,日本不但没有真心反省过去,反而还在加紧发展军事力量,这让周边国家都感到挺担心。
到了80年之后,中国现在更坚定了维护和平的决心,会和那些同样热爱和平的国家一道,保住亚太地区的稳定和繁荣,这不只是对历史的一种交代,也是对未来的一份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