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雷米租去贝西克塔斯的消息出来那天,我正刷着土超赛程,手机震得像失控的VAR。
33岁的老塔雷米,没进英超的门,却拐进了伊斯坦布尔,成了贝西克塔斯新赛季的锋线选择。
你要是去年还记得他在欧冠淘汰巴萨那脚妙传,可能会像我一样,有种“人间清醒”的错愕——英雄戏份还没写完,导演就换了布景。
一下子,国米球迷的评论区炸了锅。
有人说他年纪大了,意甲节奏快,塔雷米追不上小因扎吉的步伐。
有人翻出他的出场时间,指着3球9助攻,嘀咕这数据放在国米锋线,跟图拉姆、劳塔罗一比像是开着老年代步车在超跑俱乐部门口晃悠。
其实谁不是呢?
33岁,还想着在欧洲主流联赛混个主角,多少带点倔强。
塔雷米不愿回亚洲、高薪不心动,偏要在欧洲搅个水花,这种“逆流而上”,说是固执也好,说是自尊也罢,总比那些一听钱响就打包回家的老将来得带劲。
塔雷米的国米生活真没多少人羡慕。
没主力、没战术核心、上场时间东拼西凑。
偶尔助攻带点彩头,更多时候就是场边的背景板,连摄像机都懒得多扫一眼。
欧冠那夜,他助攻弗拉泰西淘汰巴萨,镜头给到他时,笑得像刚抢到清仓iPhone的普通人。
可惜足球不是拼单夜宵,运气好不代表能续到天亮。
数据不会撒谎:全赛季出场612分钟,场均射门1.3次,还不如门将开大脚次数多。
塔雷米不是没努力,只是国米锋线结构天生让他难受。
小因扎吉喜欢冲刺、反击、体能怪,塔雷米更像是“慢炖牛肉”型前锋,背身、做球、找空间,可惜主菜被抢光,他只剩下啃骨头。
英超狼队、诺丁汉森林都传过绯闻,终究只是热闹。
欧洲转会市场的热情,像夏天的西瓜摊,前半小时人满为患,转眼摊主收摊,剩下塔雷米提着球鞋站在风中发呆。
有人说英超没给机会,有人说塔雷米只认欧洲,不愿转身去西亚“捞金”。
这些争议每年都能炒一锅,和同龄的奥斯卡、胡尔克、伊哈洛比起来,塔雷米的“执拗”更像是最后的倔强——不服老、不服命。
贝西克塔斯收他,土耳其球迷拍手叫好。
土超喜欢收集欧洲豪门“遗珠”,德罗巴、范佩西都来过。
贝西克塔斯要经验、要大场面、要有人带带年轻人,塔雷米刚好就是那块“老炮”拼图。
土超不是养老院,别看外面说得热闹,场上节奏、硬度、观众情绪,一点不输意甲。
去年加拉塔萨雷和费内巴切那场德比,场面比大年初一超市还挤。
塔雷米在这里能不能找到第二春?
我也说不好,但起码比替补席要有趣多了。
战术上,贝西克塔斯踢法更慢,更依赖中路渗透。
塔雷米这种背身脚下活儿多的老将,反而能当个“定海神针”。
想想伊布在曼联那几年,数据不爆炸,但关键场次一锤定音。
塔雷米只要身体不散架,说不定真能整出点大新闻。
有人嫌他老了,技术老套,可贝西克塔斯今年锋线缺人,塔雷米这种“旧货”反而可能变成奇兵。
其实塔雷米的心理变化才是看点。
主力变替补,英雄变角色,心里落差像过山车,外人看热闹,他自己才知道酸爽。
你说他不拼?
没人能随随便便33岁还想在欧洲顶级联赛刷存在感。
比起那些三十出头就回家“养老”的同行,他更像是死磕型选手。
也许他自己每晚都在琢磨,下一场能不能多踢二十分钟,能不能再抡一脚,把球踢进网窝,然后再咧嘴一笑,像在葡超时那样。
说到舆论,网友们看球就像用放大镜找茬,国米球迷嫌他慢,土超球迷盼着奇迹。
其实足球世界里,没有什么绝对的逻辑。
法尔考在马竞风光无限,换到曼联一脚踢飞;伊布被唱衰,结果曼联刷了几十球。
塔雷米没在国米踢出来,是体系问题?
年纪问题?
还是时运不济?
说到底,也只有他自己心里最清楚。
贝西克塔斯的这波操作是“捡漏”还是“对症下药”?
数据和历史都给不出答案。
足球世界没有标准答案,只有一群人围观、讨论、争执,最后还得看球场表现。
塔雷米这次土超之旅,是新生还是落魄?
我只想知道你怎么看。
有点像刷到最后一集的美剧,突然弹出个“未完待续”,你以为要揭晓,结果导演又埋下新伏笔。
你觉得塔雷米在国米到底是被体系卡死,还是岁月催人老?
还是足球这行,天生就没什么公平可言?
评论区欢迎嘴碎的、爱杠的、懂球的都来,咱们唠一唠,别让热闹只停在“土超”俩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