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12月,戈尔巴乔夫要提拔叶利钦当莫斯科第一书记。
总理雷日科夫拼命阻止:"你跟他会有麻烦的,我了解他,我不推荐他。"
戈尔巴乔夫没听劝,力排众议把这个建筑专家提拔上来。
6年后,这个被他亲手提拔的人,在苏联解体中扮演了关键角色。
作为政治对手,俄共领导人久加诺夫后来给出了一种内部视角的解读。
01
你知道吗,叶利钦原本就是个盖房子的。
1931年2月1日,叶利钦出生在俄罗斯一个穷苦农民家庭。父亲因为编造的罪名被关进劳改营3年,母亲是个裁缝。
这孩子从小就倔强好斗。出生时差点被神父淹死在水桶里,父亲给他取名“鲍里斯”,俄语里就是“斗士”的意思。
1951年,叶利钦考进乌拉尔工学院建筑系。毕业后在建筑行业工作,一干就是20多年。他有股子拼命的劲头,从基层工人一路爬到建筑局局长。
1976年,45岁的叶利钦当上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州委第一书记。这时候戈尔巴乔夫已经是斯塔夫罗波尔市委书记8年了。
两人差了整整10年。
按常理说,一个地方建筑官员怎么可能跟未来的苏联领导人扯上关系?
可命运就爱开玩笑。
1985年3月,戈尔巴乔夫当选苏共总书记。莫斯科问题成堆,食品在仓库里烂掉,黑市横行,老百姓排队买东西。
戈尔巴乔夫需要一个能干事的人。叶利钦进入了他的视线:有魄力,敢拼,跟莫斯科那帮腐败分子没瓜葛。
4月,叶利钦被调到莫斯科当建筑部长。
两个月后又升为中央书记。
12月,直接当上莫斯科市委第一书记。
这速度在苏联政坛简直是坐火箭。一个地方建筑官员,一年之内跳到苏联权力中心。
叶利钦也确实有两把刷子。上任后立马对莫斯科33个区的区委书记大换血,23个被撤职。他天天跟工人挤公交,亲自体验老百姓排队买东西的痛苦。
老百姓把他当成反特权的英雄。
可雷日科夫那句话开始应验了。
02
1987年10月21日,苏共中央全会。
本来是个例行会议,大家都准备听戈尔巴乔夫作报告,然后鼓掌通过。
叶利钦突然举手要求发言。
他站起来,当着全体中央委员的面,开始批评利加乔夫的工作方式,并对戈尔巴乔夫的改革进度表达了不满。
整个会场静得要命。
在苏联政治传统中,下属公开批评最高领导人的情况极为罕见。叶利钦的举动开创了一个先例。
戈尔巴乔夫当场就火了。会后立即撤销叶利钦莫斯科市委第一书记的职务。
可奇怪的是,戈尔巴乔夫并没有把叶利钦彻底踢出政治核心。还保留了他的中央委员职务。1988年叶利钦又当选为苏联人民代表。
这就让人费解了。按戈尔巴乔夫的性格,跟他作对的人大多被边缘化了。为何对叶利钦手下留情?
史料记载,戈尔巴乔夫在叶利钦当选苏维埃代表这事上,并未强力阻拦。这为叶利钦的政治回归保留了火种。
03
1989年9月,叶利钦访美。
这次访问彻底改变了他。
叶利钦参观了纽约、休斯顿的超市。看到货架上琳琅满目的商品,跟苏联商店里空荡荡的场景形成鲜明对比。
陪同他的助手苏哈诺夫后来说:“他的布尔什维克意识中的最后一个支柱彻底崩裂了。”
回国后,叶利钦开始建立“民主俄罗斯”俱乐部,整合反对派力量。他成了“民主反对势力”的领头人。
1990年5月29日,叶利钦当选俄罗斯联邦最高苏维埃主席。
同年,戈尔巴乔夫当选苏联总统。
这下苏联境内出现了两个权力中心: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和俄罗斯最高苏维埃主席叶利钦。
叶利钦马上推动俄罗斯通过《主权宣言》,宣布俄罗斯拥有绝对主权,共和国法律高于联盟法律。
这等于向联盟中央发起了挑战。
更要命的是,叶利钦开始截留俄罗斯的税收,不上交中央财政。这一举措,加之其他复杂因素,加剧了当时苏联的经济困难。
1991年6月12日,叶利钦当选俄罗斯总统,得票率57.4%。
现在苏联境内有了两个总统。而且俄罗斯在苏联分量最重,叶利钦逐渐占了上风。
04
1991年8月19日,震惊世界的事件发生了。
苏联副总统亚纳耶夫、国防部长亚佐夫、克格勃主席克留奇科夫等人组成“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宣布戈尔巴乔夫因健康原因无法履行总统职责。
他们派人去克里米亚软禁戈尔巴乔夫,切断他的通讯。
按常理,这种行动应该会成功。军队、克格勃都在行动者手里。
可他们犯了一个致命错误:没有同时有效控制叶利钦。
叶利钦抓住这个机会,站到装甲车上发表演讲,号召民众抵抗。
3天后,行动失败了。
戈尔巴乔夫回到莫斯科,以为自己还是苏联总统。
可叶利钦在这3天里,已经趁机夺取了苏联的大部分实际权力。
05
八月事件失败后第一天,叶利钦就签署了一连串总统令。
他禁止苏共在俄罗斯境内活动,查封苏共莫斯科市委,接管苏共的财产和档案。更关键的是,他把苏联中央的各种权力和财产都抓到自己手中。
这叫以俄罗斯代替中央。
8月24日,乌克兰宣布独立。叶利钦立即承认乌克兰独立。
这下戈尔巴乔夫彻底懵了。没有乌克兰,苏联还能叫苏联吗?
叶利钦决定甩掉苏联这个包袱。
12月8日,叶利钦、乌克兰总统克拉夫丘克、白俄罗斯最高苏维埃主席舒什克维奇在别洛韦日签署协议,宣布苏联停止存在,成立独立国家联合体。
戈尔巴乔夫成了光杆司令。
12月25日晚7点,戈尔巴乔夫在电视上宣布辞去苏联总统职务,把核手提箱交给叶利钦。
晚上7点38分,苏联国旗从克里姆林宫缓缓降下,俄罗斯三色旗升起。
苏联,这个存在69年的超级大国解体了。
06
那么,叶利钦为什么非要推动苏联解体?当苏联总统不好吗?
针对这个核心问题,其政治对手久加诺夫提供了一种被视为“内部视角”的解读。他认为自己揭示了其中的罕见内幕。
2021年,俄共主席久加诺夫在《真理报》发表文章明确提出:“苏联的毁灭不是客观原因造成的。戈尔巴乔夫、叶利钦及其同谋的背叛使这件事成为可能。”
更引人注目的是,久加诺夫着重揭露了所谓的美国“哈佛计划”:“摧毁苏联的计划不是由戈尔巴乔夫、叶利钦制定的,而是由美国特殊机构制定的。第一阶段叫重建,第二阶段是改革,第三阶段是清算。”
在久加诺夫的叙事逻辑中,美国早把戈尔巴乔夫和叶利钦当成了棋子。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在戈尔巴乔夫上台后说过:“我们选对了人。”美国也在培植叶利钦,认为他才是解体苏联的主要力量。
1989年叶利钦访美时,美国给了他高规格的待遇。这个信号已经很明确了。
为什么戈尔巴乔夫明知道叶利钦在对抗他,却不彻底清除叶利钦?久加诺夫等批判者认为,两人表面上是对手,实际上在西方影响下,目标在某种程度上是一致的:都要改变苏联的制度。只是戈尔巴乔夫想慢慢改,叶利钦想彻底砸碎。
07
苏联解体后,叶利钦推行“休克疗法”,把国有资产大量私有化。结果俄罗斯经济濒临崩溃,民众生活水平急剧下降。
久加诺夫的话一针见血:“苏联精英集团为了获得更大的权力和财富,背叛了祖国事业。”
在久加诺夫看来,叶利钦推动苏联解体,不是为了俄罗斯好,是为了让自己这个集团获得最大利益。当苏联总统?那得受联盟体制的制约。当独立的俄罗斯总统,他就是说一不二的最高主宰。
学者大卫·科兹的研究也支持了类似的分析:不是苏联制度自然终结了,而是部分党政精英主动抛弃了旧体制。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的不少金融寡头确实有苏共、共青团出身。这在久加诺夫等人眼中,正是背叛的证明。
叶利钦就是这样一个复杂的历史人物。他从建筑专家起步,一路爬到权力顶峰,最后亲手参与埋葬了提拔他的人和国家。
雷日科夫当年那句话真是神预言:“你跟他会有麻烦的。”
可戈尔巴乔夫偏偏不听。结果,这个建筑工程师真的成了推倒苏联大厦的关键人物之一。
史实来源: 本文主要依据《苏联的最后一天》(康纳·奥克莱利)、叶利钦回忆录《我的自述》、戈尔巴乔夫相关访谈、久加诺夫公开言论、俄共《真理报》文章、中国社科院俄罗斯研究相关资料等史料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