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关税大棒刚挥下,卢拉扭头就给中印打电话:这事儿不能算了
一个国家的总统,在庆祝国家摆脱“饥饿地图”的庄严场合,竟然当众落泪,这画面背后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故事?
卢拉,这位巴西的掌舵人,在话筒前几度哽咽。他没讲什么宏大的叙事,反而聊起了自己小时候的窘迫。他说,饥饿那玩意儿,是从身体里头往外啃噬你的,比饿肚子更难受的,是那种羞于启齿的窘迫感。他回忆起眼巴巴看着别人吃香肠三明治,自己只能在心里偷偷“咬”一口的滋味。
这番话,让在场的人无不动容。一个经历过饥饿的人,才最懂得粮食的分量。一个敢于在功成名就时揭开自己伤疤的领袖,他的眼泪,比任何政治口号都更有力量。也幸亏是现在,巴西总算暂时翻过了“饥饿”这座大山,否则这眼泪流出来,恐怕只会换来某些国家的冷眼与嘲笑。
所谓的“饥饿地图”,其实是联合国粮农组织搞的一个晴雨表,专门标记那些粮食不够吃、营养跟不上的国家。巴西,这个南美大国,就曾是这地图上的一个刺眼的红点。
卢拉第一次坐上总统宝座是2003年,那时候的巴西,富人天堂,穷人地狱,贫富差距大得能撕裂整个社会。无数家庭连最基本的温饱都解决不了。卢拉心里跟明镜似的,光发点救济粮,那是治标不治本,今天吃了明天饿,永远是扶不起的阿斗。
他要做的,是让人们自己能挣到饭吃。于是,一套名为“零饥饿计划”的组合拳打了出去。其中最核心的一招,叫“家庭补助金计划”(Bolsa Família)。这个计划很聪明,不是白给钱,而是有条件的现金转移。穷人家庭想领这份钱,孩子必须得上学,疫苗必须得打。这一下子就把救济、教育、医疗三件事给串联起来了,既解决了眼前的温饱,又投资了国家的未来。
这套办法果然管用,到了2014年,巴西的名字第一次从“饥饿地图”上被抹去。
可惜好日子没过几年。后来的政治风波,让之前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社会项目七零八落,到了2021年,巴西又灰溜溜地回到了那张地图上。
2023年,卢拉再度出山,开启第三个总统任期。他上台后没放别的空炮,头等大事就是一句话:必须让巴西再次告别饥饿。
事实证明,这个老头子确实有两把刷子。仅仅用了不到两年时间,巴西再次成功“摘帽”。当这个消息传来,卢拉在2022年当选后的一次会议上就曾为此落泪,他说自己人生的使命,就是在任期结束时,能让每个巴西人都能踏踏实实地享用咖啡、午餐和晚餐。
如今,他兑现了自己的承诺。
可巴西人饭碗里的热气还没散尽,新的麻烦就找上门了。大洋彼岸的特朗普,似乎看不得别人过好日子。一纸令下,宣布要对巴西输美的商品加征高达40%的关税,加上之前已经有的,税率直接飙到骇人的50%。
50%是什么概念?经济学家们掐指一算,巴西可能会有十万人因此丢掉饭碗。这意味着,那些刚刚靠自己双手爬出饥饿泥潭的人,很可能一夜之间又被踹了回去。这不等于是在人家的伤口上撒盐吗?
特朗普大概以为,卢拉会像日韩那样,稍微吓唬一下就服软。他显然是低估了这位从街头走出来的总统。卢拉的回应,斩钉截铁:绝不妥协。
他对外表态,说自己天生就是个谈判的料,但他不着急跟美国谈,更不着急给特朗普打电话。为什么?因为对方压根没有谈判的诚意。卢拉这人,爱憎分明,他提到特朗普过去在白宫怎么羞辱南非总统拉马福萨和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言下之意是,你特朗普不摆正姿态,我卢拉是不会主动上门去自取其辱的。
有人可能会嘀咕,巴西哪来的底气跟世界头号强国硬碰硬?万一真把特朗普惹毛了,日子岂不是更难过?
卢拉当然不是个莽夫。他心里的小算盘打得清清楚楚。单挑肯定打不过,但要是拉上一帮兄弟呢?他的目光,投向了金砖国家。
他直接对媒体放话,计划先给中国和印度打电话,大家坐下来合计合计,怎么联手应对特朗普这种不讲理的关税威胁。卢拉说得很直白,特朗普正在破坏多边主义,搞他那套单边主义的霸道玩意儿,大家必须联手阻止他。
在金砖这个大家庭里,先找中印,这步棋走得非常精准。中国在应对贸易摩擦方面,经验丰富,跟美国掰了那么多年手腕,早就摸清了套路。而且中国一直是巴西最大的贸易伙伴,两国关系摆在那儿,信得过。
印度那边,面对美国的关税威胁,同样是一副硬骨头的姿态。巴西和印度,眼下是被特朗普关税大棒敲得最狠的两个国家。卢拉和莫迪通了电话,一拍即合,都认为要捍卫多边主义,不能任由美国胡来。
这就像是两个被恶霸欺负的同学,决定不再单独忍气吞声,而是站在一起,抱团取暖。
那么,特朗普为什么要这么干呢?美国给出的官方理由是,巴西的贸易壁垒不公平。可数据是不会撒谎的。过去十五年,美国对巴西的贸易顺差累计高达4100亿美元。就拿2024年来说,顺差也有68亿美元。明明是美国一直在赚钱,哪来的“不公平”?这理由,连遮羞布都算不上。
说白了,背后的算盘有两笔。
第一笔,是敲打日益壮大的金砖国家。金砖合作机制一直在推动“去美元化”,建立像新开发银行(NDB)这样的替代性金融机构,这等于是在挖华尔街的墙角。特朗普早就放过狠话,谁支持金砖的“反美政策”,就要被加征关税。卢拉偏不吃这套,他当时就回怼:“世界已经变了,我们不需要一个皇帝。”
第二笔,就更像是个人恩怨了。特朗普想为他的好朋友,也就是巴西前总统博索纳罗“出头”。博索纳罗2022年大选失败后,他的支持者闹出了巴西版的“国会山骚乱”,他本人也因涉嫌策划政变被调查。特朗普竟然直接在信里把加征关税和博索纳罗的案子挂钩,要求卢拉撤销指控。
这已经不是贸易问题了,这是赤裸裸地拿经济当武器,干涉别国的内政和司法。想用关税压垮巴西的经济,逼迫卢拉在政治上低头。
只可惜,他选错了对手。卢拉领导下的巴西,正在用一种南美大陆特有的坚韧和智慧,告诉世界,那个任由超级大国随意拿捏的时代,或许真的要过去了。
这不仅仅是巴西一个国家的故事。卢拉的这通电话,拨出的可能是一个新时代的信号。当单极霸权的寒风再度刮起时,越来越多的国家会选择站在一起,点燃一堆篝火,共同取暖,而不是在寒风中各自瑟瑟发抖。这个道理,简单,却也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