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人这样对你,无论是谁都不要再交往了

图片

 生活中的实用心理《5分钟心理学》

图片

柠檬心理丨作者

Pexels、Pixabay丨图源

我们一生会遇到无数人,有的人带来温暖,有的人带来伤害。而无论关系多么亲密,如果对方出现以下行为信号,请学会保护自己,必要时坚决断交。

第①类:不断贬低你,言语攻击你的人

TA总是习惯性否定你:

“你这样不行”“你太天真了”。

你要是犯了一些小错,TA还会阴阳怪气地讽刺你:“也就你做得出来”“你可真'聪明’啊”。

甚至有时候TA还会公开羞辱你,在别人面前贬低你,拿你的缺点开玩笑等等。

长期和这样的人交往,你会陷入自我怀疑的,越来越不敢做决定,总觉得自己“不够好”。

你的自尊心也会受损,甚至慢慢接受:

“我不值得被尊重”的设定。

跟这样的人相处不能一味忍让,你要学会直接反击。

比如跟TA说:

“你这样说话让我不舒服,如果你继续这样,那我们没必要再聊。”

如果对方是家人或无法完全切断的关系,你也应该尽量减少跟TA的深度交流。

然后你要去建立新的社交圈,让:

真正尊重你的人影响你的自我认知。

记住:

真正的关心是提醒你哪里可以改进,而不是贬低你哪方面不行。

第②类:反复践踏你的底线,无视你的拒绝

TA经常强迫你做不愿意的事:“哎呀,就这一次!”但实际上让你妥协很多次。

你要是拒绝,TA就对你进行道德和情感绑架,比如威胁你说“你不答应就是不爱我/不够朋友。”

这种人本质上是“猎食者心态”,他们会不断测试你的边界,一旦发现你妥协,就会一步步蚕食你的底线。

如果你长期容忍这样的人越界,你会:

逐渐失去自我,变成习惯性退让,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么,你成为了对方的“情绪垃圾桶”和“便利贴朋友”。

等到你退无可退,忍无可忍的时候,你会情绪崩溃,但TA不会理解你,反而会指责“你变刻薄小气了”。

以后再跟TA相处的时候,你一定要用清晰的语言表达你的界限.

比如:

“我不喜欢这样,别再做了。”

然后观察对方后续行为:如果TA道歉但不久后又犯错,说明不是“粗心”,而是“不在乎”。

这样的人你就知道,自己不该再付出真心了。

图片

第③类:永远以自我为中心,从不顾及你的感受

TA可能总是单方面倾诉,只讲自己的事,对你的生活毫无兴趣。

经常忽视你的需求,你生病TA不关心,但TA感冒你要随叫随到,双标很严重,很多事都是TA可以你不可以。

TA享受你的付出,但不会给你对等的回报。

时间久了,你会觉得疲惫不堪,每次聊天都像被掏空。

明明在关系中,却感觉比一个人更孤单,因为你觉得自己只是工具人。

对此我的建议是:

停止过度付出,你可以减少单方面关怀,观察对方是否会主动关心你。

或者直接跟TA表达需求:“我希望你也能听听我的近况。”

给你们的关系留一个考察期,如果还是你单方面迁就,那你要学会“降级”这段关系。

第④类:喜欢挑起矛盾,制造人际冲突的人

TA很喜欢背后说别人闲话,热衷八卦和是非,特别喜欢传播别人的负面消息。

有时候还会故意挑拨离间,说某个人说你坏话。

你以为对方是出于爱护你,但实际上TA享受的是“人际关系的混乱”,所以TA会无意识的破坏你的社交圈,让你逐渐失去朋友,变得孤立。

还会让你陷入猜疑,你不知道还有谁是可信的。

和这种人长期在一起,你会变得:

易怒、焦虑、多疑。

所以以后TA再跟你分享八卦的时候,你可以直接回复:

“我对这些不感兴趣。”不要参与TA的这些话题,以免TA把你的话添油加醋再出卖你,如果可以的话尽量减少私下接触,避免成为下一个被八卦的对象。

如果你最近也有人际困扰,可以让我们的咨询师可以帮你梳理清楚,让你告别疲惫、自卑、焦虑。

别再犹豫,即刻开启改变之旅吧~

END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