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加拉陆军访华,4天摸底SH15卡车炮性能

据悉,北方工业的SH15卡车炮在5月的印巴冲突中展现出对印军的显著优势,孟加拉陆军代表团因此专程访华,耗时四天深入探究其性能。

据“Defence Security Asia”外媒网站近期报道,孟加拉国陆军派遣了一个包含8名成员的代表团,开展了为期4天的中国之行。此行中,他们不仅现场观看了SH15卡车炮的实弹演练,还与中国方面就采购相关事宜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探讨。

这显示,孟加拉国采购SH15的项目正步入关键阶段,此重大交易极有可能即将达成。

事实上,早在五月底,孟加拉国的媒体已经披露了关于采购SH15的消息,并表示计划派遣代表团赴华进行实地考察。尽管目前看来,代表团的访问有所推迟,但整个过程依旧进行得颇为顺畅。

SH15乃解放军PCL-181型155毫米卡车炮的海外销售型号,PCL-181则是我国自行研制的新一代155毫米加榴炮,拥有52倍口径,搭载6×6轮式卡车底盘,整体重量为25吨。其综合性能卓越,特别是在高原环境下的表现,已跻身世界前列,并已成功销往巴基斯坦与埃塞俄比亚。

首先,SH15的性能卓越非凡,远超孟加拉国所有潜在对手的水平:

其射程优势显著,SH15在发射常规榴弹时,极限距离可达30公里;若采用底排榴弹,则能延伸至42公里;更值得一提的是,装备底排火箭增程弹后,其最大射程飙升至56公里。

相对而言,印度自韩国引进的K9履带式自行榴弹炮,在发射常规榴弹时的射程达到18公里,使用底排榴弹时可提升至30公里,而发射底排火箭增程弹时更可达40公里。尽管如此,这三种炮弹的射程均较SH15短了十多公里,这一差距相当显著。

此外,SH15型装备具备发射WS35火箭增程滑翔制导炮弹的能力,其最大射程能达到100公里之远,这远非K9所能企及。

为了充分发挥SH15的射程优势,侦测支持至关重要。其侦测系统主要包括两大类,首先是SLC2E反炮兵雷达。该雷达运用了S波段全固态有源相控阵技术,具备超过50公里的探测范围,对300毫米火箭炮的探测距离更是高达90公里以上。其自动化水平极高,仅需7秒钟便能准确测定敌方火炮阵地的坐标,这一性能远超美国、俄罗斯及欧洲同类产品。

另一种为RA60探测系统,它能探测到155毫米榴弹炮的最远距离为60公里,并且对于战术导弹的定位范围可达100公里。

再看K9,它本身缺乏独立的炮位侦察雷达,必须依靠外部侦察设备来辅助,这不仅在侦测距离上受限,就连定位速度也大幅落后。

SH15具备半自动装填功能和液压驻锄的收放机制,其作战状态的转换仅需短短一分钟。在5月份的印巴冲突期间,巴基斯坦军队运用了“双炮机动小组”战术,凭借SH-15出色的机动性能,成功实施了“迅速攻击与撤离”策略,不仅有效躲避了敌方的反炮兵火力,还给予印度军队以重创。

至于K9,尽管它号称能在60秒内从行军状态迅速转换为射击状态,但根据印巴炮战的实际情况分析,这一说法似乎含有相当程度的水分。或许是因为印度所配备的K9版本配置相对较低,导致其实际转换时间可能远远超过了60秒。

再者,孟加拉国对SH15卡车炮所具备的快速部署能力深感兴趣。该国地处恒河三角洲,其国土面积中有80%位于海拔不足10米之处,而SH15卡车炮能以90公里/小时的速度在公路上疾驰,最大行驶距离可达600公里,且战斗全重控制在25吨之内。

相反,相较于履带式自行火炮,它拥有更快的速度,更轻的重量,对桥梁和道路的承载能力需求较小,能够在孟加拉国雨季时泥泞不堪的环境中迅速部署到位。

此外,中武装备已在孟加拉国树立了卓越的名声。该国已引进包括歼7战斗机、K8教练机、035G型潜艇及053型护卫舰等一系列中式武器系统,全面覆盖了陆军、海军与空军的需求。中式装备的稳固耐用特性广受认可,而今SH15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跻身世界先进技术之列,孟加拉国对此自然充满兴趣。

巴基斯坦购入了236门SH15火炮,合同涵盖了技术转让及弹药供应,整体费用约为5.12亿美元,平均每门火炮的成本低于217万美元,确切来说,不足216万美元。

相较之下,国际舞台上的履带式自行火炮往往以不低于600万美元的价格傲视群雄,而卡车炮虽略逊一筹,价格依旧不菲。法国提供给乌克兰的“凯撒”卡车炮,初步开价便高达500万美元。与之对照,SH15无疑是性价比出众的典范,真正做到了质优价廉。

根据代表团对实弹射击观摩的进展评估,技术层面的评价工作已告一段落,接下来的议程将聚焦于价格议定及交付条款的磋商。一切顺利的话,预计2025年下半年即可完成合同签署。

孟加拉国与印度在飞地划分、海洋疆界及水资源等方面存有争议,视印度为其潜在的竞争对手。相较于印度的K9火炮,SH15在射程、机动性能、快速反应力及成本效益上展现出显著优势。引入SH15将为孟加拉国带来对印度的直接炮兵压制力,此举的战略意义极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