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利亚这一族群,凭啥‘笑到最后’?”
文章叙利亚“国旗迷局”德鲁兹人用一面以色列旗帜,炸出无数问号!
掀开序幕
你听说过一个地方,举起别国国旗,却能让全世界都投来目光吗?叙利亚德鲁兹人就是这么“离谱”又“深藏功与名”。最近,这群生活在叙利亚南部苏伟达省的德鲁兹人,干了件堪称本年度国际关系悬疑大戏的事情——升起了以色列国旗。对,就那面在无数地缘冲突地图上闪耀的蓝白旗。
整个中东棋局传来微妙的震动叙利亚政府军开始撤出苏伟达省,以色列冷眼旁观却暗藏杀机,叙利亚“新面孔”朱拉尼领导的政权更是悄然沉默……这是一场政治、宗教和民族身份的大型连续剧,但最大的悬念却抛给了我们——这些挂起别人国旗的德鲁兹人,到底想干他们是要“叛服”、另立山头,还是来了一场“高级操作”?
继续往下读,这部中东地区近年来最离奇的剧情,绝对比热搜上的“狗血甄嬛传”更令人拍案叫绝。
第一幕德鲁兹人中东的隐士流派
如果你对德鲁兹人还一头雾水,我给你划重点。德鲁兹人是中东地区一种独特的小众群体,他们不是某个国家的统治支柱,却分布在多个敏感地区(叙利亚、黎巴嫩、以色列都有),而且对各方博弈都一直“亮剑而不下场”,堪称地缘政治版的“行为艺术家”。
他们的宗教信仰看似神秘,其实更讲求隐忍和平衡,经常能在强权交锋中“左右横跳”,甚至生存得风生水起。这次在苏伟达省的“展示行为”,大概率是德鲁兹人放出的一个政治信号——“我们并没有站错队,哪边利益最大,我们手就举向哪边。”
这种“精明生存哲学”也难掩其背后的窘境对叙利亚的现任政府感到不满的情绪日积月累,而大马士革政权的无力统治,终于让他们决定亮出鲜明的态度。一面以色列国旗诞生在苏伟达的风中飘扬。
第二幕叙利亚政局朱拉尼的尴尬退场
此时,让我们把目光转向叙利亚的“新面孔”——朱拉尼。朱拉尼何许人也?如果你对叙利亚内战稍有耳闻,就会知道他的“光辉履历”前身是赫赫有名的“征服沙姆阵线”(曾和“基地组织”划过等号的那个),如今则转换身份,成了叙利亚西北部 Idlib 地区权力的实际控制者。
再“会跳”的朱拉尼,到苏伟达这场大戏里也显得有些力不从心。面对德鲁兹人的强烈反抗,他话都没说几句,苏伟达的掌控就变成了浮云。叙利亚的这盘棋局上,每一个地方势力都不是“省油的灯”,朱拉尼的统治基础远远无法延伸到这个小而独特的群体领地。而德鲁兹人手中的以色列国旗,更像是摁下了“剧终键”。
第三幕以色列伺机而动还是隔岸观火?
以色列对这件事情的态度则更加耐人寻味。以色列和叙利亚的关系从来是“互瞪不对话”,大量的空袭、谍战、边界斗争让两国的接触始终充满火药味。
德鲁兹人在叙利亚边界高高举起以色列国旗这一幕,对以色列来说却是幸福的矛盾这无疑让叙利亚政权面对巨大的形象危机,这难道不是一种“天然助攻”?但另以色列长期以来一直谨慎避免直接插手叙利亚的地方势力斗争,所以他们可能选择欣然接受,但又不会太过“夸张回复”。
以色列可能会采用他们惯用的风格既要扩大这个事件的外宣效用,营造自己在叙利亚边界的战略优势;又要悄悄观望,不急于把事情闹大,以免责任落在自己头上。
尾声国籍迷局这一旗飘向东风谁晓得?
随着叙利亚政府军的撤退,苏伟达进入了“真空状态”,不少人开始猜测,这群手握以色列国旗的德鲁兹人,是在喊话要“脱叙入以”,还是只是另有所图?
换句话说,未来这些德鲁兹人,拿的是叙利亚的护照,还是以色列的身份证,这才是真正的悬念所在。而透过这件事,我们也看到另一个现实小族群的生存策略,往往是撕开现实局势裂缝的最大变量。
收尾点睛
一场举国旗的偶然事件,却引发了地缘棋局的复杂连锁反应。你可以说,德鲁兹人在博弈中笑到了最后;也可以说,他们只是利用了一时的暴风眼,抓住了转瞬即逝的生存机会。
不管结果如何,这件事都在提醒着我们,在中东的版图上,身份是一场漂浮不定的迷局,偶尔,连国籍也成了最不可描述的“财富密码”。作为一个在大国争锋中反复横跳的群体,德鲁兹人或许最懂得那句经典金句“时势造英雄,也造幸存者。”
下次有人问起“他们是叙利亚人还是以色列人”?你大可以帅气回他一句“不,他们是中东地缘政治的‘戏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