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可能改变俄乌战局的美俄首脑会晤突然加速落地。 特朗普亲自表态:“普京无需先见泽连斯基,来和我谈! ”白宫此前要求“普京见泽连斯基是美俄峰会前提”的条件被当场推翻。 这场即将于下周上演的双边对话,把乌克兰总统彻底排除在外。
克林姆林宫的反应耐人寻味。
普京一边同意会晤,一边对俄乌领导人见面泼冷水:“条件还差得远! ”俄罗斯总统助理乌沙科夫更直白:美俄已启动筹备,地点基本敲定,时间就在下周。 泽连斯基的名字,从头到尾未被纳入议程。
泽连斯基的焦虑肉眼可见。
他连夜向欧洲领导人打电话,强调“欧洲必须参与谈判”,公开质问:“美俄撇开乌克兰直接谈,这公平吗? ”然而现实残酷,特朗普的让步已表明,乌克兰的席位并非必要。 更扎心的是,普京的回应几乎关闭了俄乌对话窗口:“现在谈条件? 早着呢! ”
战场的变化让乌克兰处境雪上加霜。
俄军夏季攻势正撕裂乌东防线:红军城被三面包围,城内出现俄军突击队;库皮扬斯克市区遭俄军从北部突入;赫尔松方向滑翔炸弹密集轰炸桥梁。 乌军单日阵亡人数飙至1335人,月均减员超2.6万。 前线士兵的绝望被英国媒体捕捉:“红军城失守只是时间问题。 ”
致命的打击来自后勤命脉。
俄军战术大转向,首次大规模切断乌军铁路枢纽:哈尔科夫火车站被巡航导弹炸成废墟,第聂伯罗货运列车遭“柳叶刀”无人机精准摧毁。 顿巴斯方向乌军补给量骤降32.4%,部分阵地断粮。 俄军对救援队发动二次打击,拖延修复进度。 这条“血管”被切断,乌军被迫抽调前线兵力护粮道,防线漏洞越来越大。
乌克兰民众的耐心正在耗尽。
盖洛普7月初民调显示,70%民众要求尽快和谈,与2022年75%人主张“战到最后”形成尖锐反转。 基辅街头出现分裂声音:“我们都想战争结束,但泽连斯基正被挤出局! ”“普京根本不想停战,他只想躲制裁。 ”
特朗普的“最后通牒”沦为摆设。
8月8日原本是美方设定的停火大限,威胁对俄实施100%关税及次级制裁。 期限将至时,特朗普却改口:“要不要制裁? 看普京表现! ”这种模糊战略早有预兆,美国已对购买俄油的印度加征25%关税,下一步可能锁定俄油“影子舰队”。 美俄年贸易额仅30亿美元,制裁更像外交筹码。
大国交易的轮廓逐渐清晰。
美俄若达成协议,核心可能是:美国默认俄控制乌东四州事实主权,换取乌克兰永不加入北约;俄罗斯则默许美国资本进入乌矿产开发。 泽连斯基将沦为看客,他曾押注西方对抗俄罗斯,如今反噬降临,国家命运成了大国谈判桌上的筹码。
特朗普的急迫背后藏着战略算计。
乌军日均300人阵亡的消耗速度,已超西方装备补充能力;欧洲武器库存见底,德国豹2坦克交付后本国装备完好率跌破60%。 美国想抽身应对亚太,俄乌停火能省下千亿军援,还能修复与欧洲的关税摩擦。 至于乌克兰领土? 特朗普早有名言:“割点土地换和平,没问题! ”
普京手握战场优势从容落子。
俄军新组建的10个野战师陆续投入前线,T-14坦克和“匕首”导弹压制乌军反击空间。 克林姆林宫看透西方疲劳:“顿巴斯乌军防线将在2-3个月内崩溃。 ”此刻答应会晤,既能缓解制裁压力,又能以胜利者姿态谈判。 至于泽连斯基的诉求? 俄外长助理的回应像记耳光:“三方会谈? 根本没讨论过! ”
欧洲的立场成了泽连斯基最后的浮木。
法德意领导人齐声承诺“支持乌克兰公正和平”,荷兰等国5亿美元新军援杯水车薪,欧盟“8000亿欧元武装计划”远水难救近火。 当冯德莱恩通话泽连斯基强调“欧洲参与”时,特朗普的专机已准备飞往阿布扎比,那里没有给乌克兰留座位。
阿联酋的谈判桌即将见证赤裸裸的权力游戏。
一边是急于兑现“结束战争”承诺的美国总统,一边是手握战场主导权的俄罗斯领导人。 被炮弹震耳欲聋的顿巴斯战壕里,乌军士兵在弹尽粮绝前只剩一个问题:“我们的总统,到底还能不能坐进那间会议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