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代的时候,刘伯承元帅身体不太好,就专门跑到山东济南去养病。可济南军区司令员杨得志却让他离开济南,这听起来像是下了“逐客令”。这到底是咋回事呢?难道杨得志对刘伯承有啥意见吗?
其实不是这样的。刘伯承是十大元帅之一,杨得志是开国上将,他们都是中央红军的将领。长征的时候,刘伯承担任先遣司令,指挥杨得志所在的红一团强渡大渡河,那时候杨得志是红一团团长,所以他们彼此都很熟悉。解放战争刚开始的时候,杨得志是刘邓大军第一纵队司令员,后来他去了华北战场,就不再受刘邓指挥了,但刘伯承一直记得杨得志。
建国以后,刘伯承担任南京军事学院院长,而杨得志去了朝鲜战场打仗。南京军事学院设立了战役系,刘伯承还亲自点了杨得志的名字,让他到战役系学习,还担任系主任呢。杨得志虽然是名将,可文化水平不高。刘伯承对他特别关爱,还语重心长地说,自己年纪大了,要培养年轻将领,杨得志是志愿军副司令员,能来学习是很好的。
杨得志从战役系学成毕业以后,就当上了济南军区司令员。时间过得很快,到了1967年,刘伯承已经不是南京军事学院院长了,因为他在1958年军委扩大会议上受到了“反教条主义”运动的冲击。老帅这一生都在打仗,身上有很多伤,战争中还失去了一只眼睛,剩下那只眼睛的视力也不行,眼疾越来越严重。于是刘伯承就向周总理请假,想到济南养病,周总理批准了。
刘伯承就住在济南,杨得志作为他的老部下、爱将,对刘伯承十分尊敬,经常去看望他,听他的指示,对他的生活也照顾得很周到。
这让刘伯承心里挺安慰的,他还叮嘱杨得志,军队一定要保持稳定,内部要团结,不能出乱子。
刘伯承本来是想长期在济南养病的,可那时候正赶上运动时期,济南的社会秩序特别乱,刘伯承住的地方也经常受到骚扰,根本没法安心养病。有人可能会问,杨得志是济南军区司令员,咋不管管呢?但在那个年代,别说杨得志了,就是南京军区司令员许世友都自身难保,有一堆麻烦事。杨得志确实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他觉得不能让老首长安心在济南养病,心里特别遗憾,可又没办法,只好硬着头皮去找刘伯承,说现在时局太混乱了,请老首长还是离开济南吧。杨得志还建议刘伯承到南京、上海去治疗,因为那里的医疗条件更好一些。刘伯承明白老部下的好意,知道杨得志不是故意要赶他走,而是为他着想,就接受了杨得志的建议,真的离开了济南,去了南京、上海治疗,后来病好了就回到了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