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若沉没,十二亿日本人需全部迁往中国?联合国已有规定

日本这个岛国,地震可是真的一抓一大把。

特别是在日本西南边的鹿儿岛附近,从上个月起就一连串地震不断。

不到一个月时间,超過2000次地震袭击,最大震度达到6弱级,地壳明显移动,岛上的居民纷纷开始逐批撤离。

这次地震带来了不少人的伤亡,也让大家都陷入了恐慌情绪。

面对这种情形,好多人都在想,要是日本真的沉到海底,那上亿的日本人是不是得全部迁到中国去啦?

这个问题虽然听起来有点荒诞,但实际上牵扯到国际法、人口转移、资源分配等多个现实难题。

日本真的会“沉海”吗?

这个话题虽然一直被提起,多少有点老套,但每当日本遭遇自然灾害时,大家的关注度就会再度升高。尤其是前阵子在网络上广泛传播的“日本灭亡”传言,让不少日本居民和邻近沿海城市的人都感受到了一丝担忧。

其实,按照科学角度来看,日本列岛每年大约以5毫米的速度向马里亚纳海沟移动,但要让整个国家彻底沉入海底,至少得经过几百万年的地质变化才行。

不过,这阵子全球变暖带来的海平面升高,东京、大阪这些沿海城市其实早就开始面临海岸侵蚀的问题,像一些小岛因为海浪冲刷逐渐消失,比如在2019年台风“海贝思”袭击时,曾把一个叫“小岛”的旅游胜地给吞没了。

这次鹿儿岛地震还没到把日本的领土弄没,但频繁的地壳运动和海啸的危险,确实让日本人民的生活担忧大大增加。

日本网民为何盯上中国?

既然有人在向日本沉没的假设背后,难免会考虑一些应对的办法。

在日网上挺火的一个传说就是“移居中国”的主意,顿时就引起不少关注。

乍一看,这理由还挺说得过去的,中国地大物产丰厚,基础建设也很完备,加上地理位置相对接近,确实挺有吸引力。

有人甚至搞起了“人口分配表”,想象着东京人搬到江苏,大阪人跑到广东去。

不过,这种想法确实挺难做到的,忽略了不少实际情况:

第一点,咱们得说,中国并不算是典型的移民国家。

中国的户籍制度改革,主要是为了应对国内的农业转移人口,到了2023年,跨省户口办理“跨省通办”业务总数达到173万笔,不过,这都是指国内的人口在流动。

近年来,登记在册的中国难民不到五百人,整体政策更偏向于“给予经济援助”,而不是大规模接受外国移民。

第二点就是,日本自己对待移民的态度挺抗拒,不太欢迎外来人。

到2019年,日本才开始推出低技能劳工签证,计划五年内引进大约34.5万人,还特别强调“这不是移民政策”,只对高端人才开放,年薪要达到700万日元以上才有资格申请永久居留。

这个国家连外籍劳工都很小心地引进,突然又要求邻国接收1.2亿人,显得挺不现实的。

别提那些如今就想提前取得中国国籍的日本人了,得知道中国国籍多难争取啊。根据2024年的统计,在华外籍人士有85万,但真正拿到中国护照的人,还不到100个。

联合国早有“责任分担”原则

谈到因为自然灾害引发的人口迁移,联合国早在《关于难民地位的公约》里就搞出了“责任分担”这个机制。

这个公约里规定,各缔约国要共同商量,合作安排难民,不能让一个国家独自承担全部责任。

像韩国、俄罗斯远东这块地儿离得近,短期安置挺合适;澳大利亚和加拿大土地宽裕,可以当作长期的备选地;而有文化情感联系的巴西(那边有超过200万的日本裔社区),更容易帮助他们融入。

中国虽然在气候变化的合作中也有参与,但并不算是日本移民眼里的第一选择。

中国的现实压力与历史教训

中国的网民对“接收日本移民”这事态度非常坚决,调查显示有85%的受访者表达了明确的反对意见。

这种反感的情绪既受到历史原因的影响,也与当前的实际情况紧密相关。

以前,上海曾收留了三万名犹太难民,但被日军用“河豚计划”用来控制;二战结束后,中国也好好安排了日本遗孤,可是大规模的移民就带来了文化冲突、资源分配啥的不少麻烦。

眼下,咱们中国自己也挺头疼,人口压力确实挺大的。

到了2023年,常住人口的城镇化率已经达到了66.16%,可是耕地的后备资源也变得紧张。要想把难民的教育、医疗和安置水平赶上来,年开支可能得超过700亿美元,占据军费预算的42%。

就算中国愿意伸出援手,更可能是通过联合国难民署这些方式,比如给予经济上的支援,或者在海外建设经贸园区,增加就业机会,而不是直接接收这些人口。

国际社会的应对模式

其实,像图瓦卢这些太平洋岛国的做法,或许能给我们一些借鉴。

面对海平面不断升高,图瓦卢一边推进数字国家计划,用科技手段来保存国家的资料;另一边又跟澳大利亚签了个气候庇护协议,每年让一些民众迁移过去。这种做法,比起整体迁移要更现实,也更有操作性。

对日本来说,走的路更实际一些,地加紧完善防灾体系,同时也得试着寻找海外的“第二家园”。

这几年,日本政府一直在推动地方振兴,想把首都圈的人口分散一些,可还没开始大规模引进海外移民的政策呢。

要是真遇到国家安全的紧要关头,跟邻国商量着建个“气候难民安置区”搞不好还比自己单方面大批涌入中国更靠谱一些。

结语 :

日本“沉海”这个想法虽然极端,但也反映出在全球气候危机日益严峻的情况下,人们面临的迁徙难题。

联合国提出的“责任分担”原则、中国的实际政策,再加上日本的移民排斥,合起来形成了一道难以逾越的壁垒。

比起为“移居中国”这事儿空想,倒不如把注意力放在全球合作上,通过技术革新来减缓海平面上涨,完善国际安置体系,这才是根本的出路应对这种危机。

毕竟,面对气候变暖,没有哪个国家能单打独斗,孤立应对这场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