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迪在金砖峰会上拍桌怒吼“稀土卡脖子”的戏码,堪称一场精心编排的地缘政治悲喜剧。这位印度总理对着满座金砖伙伴慷慨陈词,痛斥“战略资源不该成为武器”,字字句句不点名却句句瞄着中国——毕竟印度68%的稀土进口攥在中国手里,中国出口配额去年骤减9.6%的刀子,正正插在印度汽车产业的命门上。然而当聚光灯打到印度自身,荒诞现实便暴露无遗:一个坐拥全球第三稀土储量(超900万吨)的国家,竟为几吨磁粉折腰,甚至闹到车企库存仅剩72小时、生产线濒临瘫痪的窘境。
所谓“卡脖子”的真相,更像是印度亲手把绳索套上自己脖颈。当印度企业伪造30份“民用承诺书”骗取中国稀土出口,转头却将120吨磁铁高价倒卖给美国军火商时,所谓“中国封锁”的控诉瞬间沦为国际笑柄。中国海关的出口追踪系统自此成了照妖镜,照出印度监管的千疮百孔,也照见莫迪政府“既要中国磁铁造电动车,又要对华摆强硬姿态”的精神分裂。更讽刺的是,印度军方一面高喊“去中国化”,一面放任企业将军用稀土走私给美国,这种“吃饭砸锅”的戏码连金砖盟友都看得直摇头。
而莫迪的峰会咆哮,本质是出“围魏救赵”的障眼法。国内土地改革引爆农民抗议,失业率飙升民怨沸腾,稀土危机恰好成了转移矛盾的绝佳烟雾弹。可惜演技再精湛也填不平技术鸿沟:印度稀土提纯率仅82%,电力一周断12次,运输损耗率高达35%,连哈萨克斯坦0.7%的全球产量都让印度垂涎却求不得。反观中国三十年磨出的产业链——92%的提取率、全球90%的磁体产能——让莫迪豪掷500亿卢比“稀土自立”的豪言,听来像用玩具锤砸长城。
这场闹剧最辛辣的隐喻在于:西方递来的“去中国化”橄榄枝,实则布满荆棘。美国嘴上支持印度建供应链,自家85%的稀土精炼却还得送到中国完成;日本直接宣布十年内不考虑印度货源;连莫迪投资蒙古稀土的“妙计”,也因物流卡在中国边境沦为纸上谈兵。当德国车企凭合规文件拿到中国稀土绿灯,印度20份漏洞百出的申请被反复打回时,问题根源已昭然若揭——卡住印度脖子的从来不是别人,正是其“既要依赖中国技术,又要献媚西方阵营”的投机脊椎,和那根深蒂固的“赢学”幻想。
此刻新德里的谈判桌上,印度官员还在为磁粉配额讨价还价,而车间里悬停的机械臂像极了莫迪政府的尴尬缩影:高举“印度制造”大旗,却连驱动电机的磁铁都要靠中国粉末才能动弹一下。当全球稀土棋局已成定势,印度若继续在伪造文件与外交讹诈间打转,恐怕连悲情男主角的戏份,都要被现实扫进龙套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