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以下内容节选并翻译自清代汪森所著《粤西丛载》卷二十五中的“历代驭蛮”。本卷内容为明朝时期。由于执笔、记录者是统治阶级视角,故带有着强烈的贬低、敌对意味,相信读者自会分辨。本站将其整理选出,供读者学习参考使用。鉴于篇幅较长(17833字),故省略原文(文言文)不放。
明王朝对广西土著的征伐(明代驭蛮)
(采《学海》、《广西通志》)
◎思恩编辑部(编译)
明代广西地图(点击可看大图)
01
明朝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秋七月乙巳日,广西左江太平府的土官黄英衍和右江田州府的土官岑伯颜等人,派使者带着印章,到平章杨璟的军营投降。同时,思明路的土官黄忽也都带着印章来表示归顺,接受朝廷的约束后回去。
同年冬十一月丙午日,朝廷派遣中书照磨兰以权,带着诏书前往广西左右两江,宣谕溪峒的官民。
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七月,中书省的官员提出,虽然广西的各个洞寨已经平定,但为了防止边疆再次动乱,建议将那里的人迁移到内地。然而,明太祖认为:“溪洞里的瑶僚虽然不懂礼义,但如果我们顺从他们,他们就会服从;如果我们逆着他们,他们就会反抗。因此,不能轻易迁移他们,只需在要害之地分兵把守,用武力来镇服。通过逐渐的教化,他们自然会变得守法,几年后都会成为良民。所以,没有必要迁移他们。”
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八月,湖广行省的平章杨璟等人从广西回来,向明太祖汇报了广西两江黄、岑两处的边疆事务。杨璟表示,蛮夷之人性格顽犷,分散时是百姓,聚集起来就成了盗贼,难以用文治来管理,应该用武力来震慑他们。但明太祖认为:“蛮夷之人虽然习性不同,但他们都有好生恶死之心。如果我们用安静和诚意来对待他们,用道理来教导他们,他们怎么会不归顺呢?这就是所谓的‘以不治治之’,何必动用武力呢?”
同年秋九月,上思州的酋蛮黄龙关发动叛乱,明太祖命令潭州指挥同知丘广为总兵官,宝庆卫指挥佥事胡海和广西卫指挥佥事左君弼为副将,率领军队前往讨伐。黄龙关在战斗中阵亡,他的弟弟英览被俘虏并斩首,其余的人都归顺了朝廷。
这一年,明太祖还治了上思州土官黄英衍的罪,将他编管到泰州。这是因为黄英衍在元朝末年乘乱聚集兵力占据了太平路,并强行担任了总管事务。洪武元年秋七月,平章杨璟等人攻取广西时,黄英衍才派遣使者奉上印章表示归顺。按照他的罪行应该被诛杀,但因为乞求投降才免于一死,全家被迁移到泰州。之后,太平路被改为府,并派遣流官知府去治理。
洪武三年十月己巳日,广西向武州的土官黄世铁和他的父亲黄志威来到朝廷,进贡了马匹和其他地方特产。这一年,广西的诸多蛮族发生叛乱,行中书省的参知政事蔡迁出兵平定了叛乱。
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广西的溪峒蛮僚再次发动叛乱。广西卫指挥左君弼等人讨伐叛乱有功,朝廷赐给左君弼二十匹帛绮,其他如千户蔡天禄等四人也有不同程度的奖赏。这一年,柳州、宾州的蛮贼攻打并抢劫了融县。柳州卫指挥苏铨率领军队奋力抗击,蛮贼败退后,又聚集起来进行抢掠。苏铨设法擒获了他们,从此他们畏惧服从,不再作乱,百姓也因此得以安宁。同年,大藤峡的洞蛮聚集众人攻打并抢劫郡县,柳州卫指挥于海率领军队奋勇长驱直入,蛮贼溃散,几乎被搜剿殆尽,这一方地区于是安定下来。
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正月,由于古州、思州、澧州等处的洞蛮曾经阻挠教化并作乱,明太祖命令卫国公邓愈担任征南将军,江夏侯周德兴、江阴侯吴良担任副将军,前往讨伐。邓愈率领荥阳侯杨璟、宜春侯黄彬从澧州出发,周德兴率领南雄侯赵庸、指挥佥事左君弼从南宁出发,吴良率领平章李伯升从靖州出发,三路大军并进。
这一年,朝廷任命韩观为广西桂林卫都指挥佥事,并赐予世袭之权。当时象州等处的叛贼势力正盛,韩观率领官军进行打击,叛贼败逃。有潜藏起来谋划再次起事的叛贼,也被韩观乘其不备而歼灭。他的威猛震慑了蛮夷,使得边境安宁。
吴良率领军队深入左右两江地区,征讨各州的蛮族酋长,数月之间就平定了这一地区,俘获的蛮人不可胜数。五月,吴良转移兵力剿灭五溪的蛮人,将他们全部歼灭。吴良还想用恩德来怀柔他们,招抚他们投降。于是古州八万(古州即今怀远县,属于柳州府)因为恐惧而投降。无论是峒还是寨,总共有二百多所,都编入户籍,愿意成为明朝的百姓。从此郡境安宁。
九月,周德兴等人讨伐婪凤、安田等洞蛮,全部平定,于是攻克了泗城州。
洪武六年(公元1373年)六月辛未日,江夏侯周德兴上报说,田州的土官总管黄志威招抚了奉议等州的一百一十七处夷人,他们都来表示归顺。明太祖嘉奖了黄志威的招抚之功,命令将安州、侯州、阳县划归他管辖。
洪武八年(公元1375年),杨文调遣桂林左卫的屯军。当时,陈华四纠集瑶人李季九等人发动叛乱。杨文立即率领旗军,直抵平乐府谷塘等村进行剿捕。之后,他又平定了象州、武仙的叛贼。
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宾州、象州、浔州等地的溪峒蛮贼,沿边抢掠。广西指挥徐玄领兵进击,攻破了白崖小藤,擒杀了贼首韦公广等数百人,其余的人都逃窜到了溪谷中。徐玄于是抱着石头登上山崖,为士卒做表率,他加倍赶路直抵贼巢。击破了崖峒的数十个寨子,擒获了八百多名贼人。
洪武十六年(公元1383年),东兰那地的贼人侵犯边境,广西指挥徐玄领兵进行打击,斩首千余级,平定了二十四个贼寨。
洪武十七年(公元1384年)闰十月,象州的土吏覃仁用上报说,他的父亲覃景安在元朝时曾担任本州的巡检,当时有兵僮二百人,现在都已成为了百姓。他请求将这些兵僮收集起来编为军队。明太祖没有允许。
洪武十八年(公元1385年)六月,广西都司上报说,近年来瑶寇时常偷偷发动叛乱,都是因为居住在溪洞附近的百姓与他们相通,诱引他们为祸。他们请求先逮捕并杀戮这些与瑶寇相通的百姓,以断绝瑶寇的党羽。明太祖说:“溪洞的百姓,引诱瑶僚为寇,这确实存在。然而,他们中间难道没有善良的人吗?如果一概逮捕杀戮,恐怕会伤及无辜。大概驾驭蛮夷的方法,只应当安抚近处的人来招徕远处的人,不可以因为厌恶恶人而连累到善良的人。如果没有确实的证据,就不宜逮捕杀戮。”
洪武二十年(公元1387年)六月,浔州知府沈信上报说,浔州府境与柳、容、梧、藤等州相连,山溪险峻。瑶贼出没无常,实在是百姓的祸患。他认为,桂平、平南二县原来归附的瑶民,都擅长使用弓弩,习惯经历险阻。如果选取其中的少壮千人余人,免除他们的差徭,发给他们军器和衣装,让他们在各村寨设置烽火,与巡检司的民兵相互声援,协同捕逐瑶贼,就可以歼灭他们。明太祖说:“蛮夷阻挠教化,这是他们的习惯。如果守土的官员能够招徕他们,何必要用杀戮的方式呢?如果没事,只应当谨慎地防御,使他们不能成为祸患。如果他们不停地为寇,百姓无法忍受,那么就发兵讨伐他们,何必要团寨呢?”
洪武二十八年(公元1395年),龙州的土官赵宗寿等人发动叛乱,明太祖命令左都督杨文等人率军前往讨伐。当时,明太祖命令杨文佩带征南将军印,担任总兵官,广西都指挥使韩观担任左副将军,都督佥事宋晟担任右副将军,刘真担任参将,率领京卫的精壮马步官军三万人到达广西,与各处的军队汇合,总共十五万人,一同讨伐龙州的土官赵宗寿等人。赵宗寿上书陈述情况,明太祖下诏让官吏们商议。之后,因为赵宗寿是蛮夷远人,所以都释放了他们。但后来又有人告发说常茂藏匿在龙州,并没有死,之前赵宗寿所说的都是谎话。于是,明太祖命令右军都督府发布榜文,晓谕赵宗寿及其官民等人,并随即派遣大军前往讨伐。
这一年,奉议州等地方的土官也发动了叛乱,明太祖于是下诏命令杨文率军前去征讨。当时,兵部尚书唐铎回京报告,说赵宗寿已经认罪并前来朝见,请求停止征讨。明太祖便下诏让杨文转而去征讨奉议等处的叛乱,并仍然派唐铎前往军中参与商议军事。随后,奉议州的土官黄世铁、南丹州的土官莫金,以及都康、向武等州的土官都纷纷发动叛乱。都督杨文等人于九月率领大军抵达龙州,在赵宗寿投降之后,随即转战各州。十月,大军到达奉议,斩杀了黄世铁,并将其首级示众。接着,分兵前往向武、都康等州进行剿捕,擒获并斩杀了大量蛮人。大军抵达镇安府后,安抚并平定了土官岑志纲,随即征召其土兵,抵达龙英州以防备贼寇的冲击。不久,又捕获了土官黄嗣隆并将其斩杀。接着,大军又攻占了南丹州。土官莫金逃跑,大军杀死了他的儿子莫万和,擒获了莫应台等人,并将他们戴上刑具押解在军中。各路军队追击至永州,斩杀了莫金,并攻占了大藤峡等关寨,擒获并斩杀了近两万人,招抚并安置了六百多户百姓使其恢复生产。之后,筑城并设立了奉议、南丹、浔州、庆远四军民指挥使司,以及向武、河池、怀集、贺县四守御千户所来镇守这些地方。所获得的粮食和牛只都分配给新设立的卫所,以领屯耕种。洪武二十九年,大军凯旋回朝。
洪武三十五年(公元1402年),柳州等地的蛮民聚集起来进行劫掠。明太祖派遣礼部主事李宗辅等人携带敕令前往,赦免他们的罪行,并告诫他们恢复生产。如果他们执迷不悟、继续作恶,就调集军队进行剿除。
02
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思明府的知府黄广成上书皇帝,指出先前属于思明府的禄州、西平州、永平寨被安南侵占,请求皇帝下令让安南归还这些地方。皇帝采纳了他的建议。
同年八月,荔波县的百姓覃真上书皇帝,保证有八十二个瑶民聚居地的瑶民愿意编入户籍,成为正式百姓,并请求派遣使者去招抚他们。皇帝于是命令都督韩观派人去安抚,并告诉他们,愿意成为百姓的,可以免除三年的赋税或劳役。
永乐三年(公元1405年)二月,皇帝派遣兵部尚书徐子良等人,前往柳州府,告诉武宣、洛容两县的百姓黄田等人,以及荔浦县的百姓廖均用等人,让他们各自恢复原来的产业,永远做良民。同时警告他们,如果坚持作恶,不肯悔改,就调集军队去消灭他们。
韩观上报皇帝,称桂平县的蛮民在作乱,请求发兵剿灭。但皇帝下令先安抚,不允许立即发兵。
同年十二月,平乐的蛮贼莫彦恭等人聚集起来抢劫杀害良民,都指挥葛森奉命前往剿灭了他们。
永乐五年(公元1407年),述昆等乡的为首贼人韦公本等人作乱,都督韩观等人率领军队前往讨伐并平定了他们。
永乐十九年( 公元1421年),宜山县的为首贼人韦万皇等人叛乱,自称为王侯。他们纠集了马平、三五等地的贼人,攻打抢劫州县,杀死了御史诸璞,抢走了他的官印。皇帝命令征蛮将军镇远侯顾兴祖率领大军前往讨伐。顾兴祖率领湖广、贵州、广西三省的军队,先剿灭了永福的贼人以打通道路。然后发布告示招降荔浦、修仁等地的贼人,以此来离间他们的同伙。他抓住了假称通天侯的韦万贤、廖用等一百多人,把他们斩首,其余的贼人都逃跑了。第二年,他擒获了为首贼人梁善总等人,夺回了御史的官印。此后的二十一年和二十二年,贺县的樊家屯、平和贺两个县也都有贼人起事。宣德二年,富川县的贼人廖六把又起事。顾兴祖先后都讨伐平定了他们。
永乐二十一年(公元1423年),宜山、思恩、河池等县的瑶贼又叛乱,征蛮将军镇远侯顾兴祖分兵前往攻打他们。
03
宣宗宣德三年(公元1428年),太平府的崇善县(今广西崇左市一带)土官率领军队逼近府境制造动乱。太平守御千户所的赵钦、郑忠等人率军进行抵御,最终打败了土官军队,使其逃走。这件事被上报朝廷后,朝廷下令督府派遣官员设计擒获了这位土官,并将其诛杀,同时灭了他的家族,改派流官来接管。
四年( 公元1429年)四月,广西总兵山云出兵讨伐柳、浔二州的贼寇,一共诛杀了跟随贼寇作乱的两千四百八十人,并将他们的首级悬挂在边境上示众,同时归还了被贼寇掠夺的军民男妇四百四十六人。皇帝得知此事后,对尚书张本说:“蛮人的性情凶猛强悍,他们的死都是自找的。现在正是瘴气流行的时候,应该速令山云停止用兵。如果还有不服从的人,就派人去招抚劝谕。如果他们能够顺从归服,也可以对他们从宽处理。”
五年( 公元1430年)十一月,山云出兵讨伐庆远的蛮寇,斩首七千四百人,最终平定了这场动乱。
04
英宗正统二年(公元1437年)正月,广西总兵山云等人上报说,泗城州的土知州岑豹攻打并夺取了利州知州岑顔的地方,还掠夺了他的妻子儿女和财物。虽然朝廷多次派官员去安抚劝谕,但岑豹依然顽固不服,还增兵据守。他们请求朝廷酌情调派官军去剿灭他。皇帝下令让山云派人去告诉他,如果他不悔改,就立即剿灭他。
五月,山云又上报说,柳州怀远县的板江等寨的蛮寇韦潮振等一千七百多人聚集在一起行劫,恐怕他们会滋生蔓延成为祸患,应该调兵去剿灭他们。皇帝下令让山云先去安抚劝谕他们。
正统六年( 公元1441年),桂平等地方不安定,皇帝下令让总兵等官员去安抚他们。
七年(公元1442年),首贼韦万皇的余党又作乱,皇帝下诏让思恩府的土官岑瑛去安抚治理他们。之前韦万皇等人捣乱时,皇帝曾命令总兵官镇远侯顾兴祖率领大军抵达他们的巢穴进行剿捕。各贼听到风声后,都逃入山林潜藏起来。大军班师回朝后,他们又出来为害。宜山县的知县朱斌把之前韦万皇等人捣乱的地方奏请朝廷批准拨给岑瑛管治。
九年(公元1444年),桂林等府以及修仁等县的蛮人作乱,皇帝命令安远侯柳溥担任总兵官去讨伐并平定了他们。
十年(公元1445年),宜山的述昆等乡的首贼韦万秀作乱,侵犯了河池所的驿镇。总兵官柳溥去讨伐并平定了他们。
在正统年间,万承、思同、结伦、结安、罗阳等州的土夷时常出没抢掠乡邑。那楼寨的义勇陆懋率领乡民去攻击他们。十二年(公元1447年)六月,经过考察举荐,陆懋的功绩被认可,他被授予本寨土副巡检的职位,并可以世袭。
十四年(公元1449年),夷贼又偷偷发动叛乱。思明府的官族丘温卫、土官指挥黄珐以及思恩的土官知府岑瑛都各自率领军队随同征战,蛮夷之人都很惧怕他们。这一年,副总兵都督武毅在平定了广东的叛贼黄萧养之后,率军返回途中,用招抚的方式招降了修仁、荔浦等处的数百名首贼,让他们都回到自己的巢穴。这样一来,各县相连的地方都稍微安定了一些。
05
代宗景泰元年(公元1450年)二月,富川等地的民瑶发生了叛乱。都督田真得知后,立即派遣官员前往剿平。当时,富川县的灵亭乡有一位姓盘的源瑶人,他纠集了泠水各源的瑶人廖八子,以及湖广江华、永明两县的民瑶王茂、何音保等人。他们散布妖言,蛊惑人心,聚集了一千多人,驻扎在八尺漯,并假称胜道君王的名号。征蛮将军都督田真派遣指挥葛宗荫率领军队前往剿灭,并让参政钱奂、佥事郑观负责监督。三月二十八日,官军攻破了叛军的巢穴,斩首六百六十多人,俘获男女九百八十多人。随后,官军又安抚了余下的党羽,最终平定了叛乱。
同年秋七月,副总兵武毅成功招抚了立山、荔浦、修仁等处的蛮贼,使他们投降,江路逐渐畅通无阻。九月内,武毅、孙麒等五路军队出兵截击贼人,斩首七百多,贼人活动因此大为收敛。
二年(公元1451年),思明府的黄銶杀害了他的父亲黄瑞,提督侍郎李棠等人得知后,立即将他诛杀。这一年,马平的贼人韦朝天等也侵犯了桂林地界。
三年(公元1452年),宜山的贼人韦万秀等流窜不息,给当地带来了极大的困扰。参将孙麒果断出击,斩了一百五十个贼人。同时,参将范信也在大藤峡等处杀获了贼首侯通三等二百三十多人,蛮寇纷纷逃散。
四年(公元1453年),总督都御史王翱传令给广东佥事李观智,命令他抚平五屯、龙山等地的贼人,恢复当地的安宁。
五年(公元1454年)四月,宣化发生盗贼起义,侵扰了南宁府。起初,南宁指挥佥事左君弼查验无户籍的百姓充军,又放纵他部下的军士进山伐木,导致百姓多受惊扰,于是结合起来做了盗贼。皇帝得知此事后,立即下令发广西官军讨伐并平定了他们。在战斗中,官军斩首一百多级,生擒二千八百多人,还获得了五十匹马。为了杜绝此类事件再次发生,皇帝仍然命令大都督府查究左君弼的罪行,并禁止他的部下再犯。
06
英宗天顺二年(公元1458年)十一月,广西的都指挥马瑄和百户施观在与贼人的战斗中不幸牺牲。起初,全州的蛮人与武冈州的杨蓬等峒的苗人勾结,越境到全州的山川坛巖前等地为非作歹。总兵朱瑛和右都督陈旺领兵前往剿灭,但由于军队纪律松散,马瑄等人最终被贼人所杀,义宁等地也相继失利。
四年(公元1460年)八月,藤县的百姓胡赵成因事被充军,后来遭遇免除,便制造妖言,勾结大藤峡等地的山贼,攻陷了多个县治。他们烧毁衙门,杀害掳掠官民,还掠走了宝家寨巡司的印信,对当地造成了极大的毒害。都御史叶盛督领参将范信、副使雷复、都指挥韩瑄以及指挥张锦、王铭等官兵,成功擒获并斩杀了胡赵成等三十三名贼人,夺回了印信。对于被胁迫从贼的人,官府则不予追究。
五年(公元1461年),述昆乡的贼人再次作乱,朝廷决定将该地改拨给思恩府的土官岑瑛进行抚治。然而,自从都指挥彭英退休,由黄钺接替后,首贼韦父强等人又再次叛乱。同知叶祯奋起义勇,率领民兵进行征讨。然而,黄钺却嫉妒他的功劳,派遣间谍向贼人泄露机密,导致叶祯被杀。自此以后,贼人的势力更加嚣张。府县经过商议,决定将之前的地方再次交给岑瑛进行治理,并设立了八仙堡,派遣一千土兵进行守卫。这样一来,贼人的势力才稍有收敛。
十二月,叶盛与都督颜彪共同讨伐大藤的蛮贼。他们督领两京的汉达军,以及江西、湖广、浙江等卫所的军队,还有官军、土兵、壮快人等,分道夹攻。他们攻破了老鼠、道袍、石门、紫荆、金龙、白鹤、六庙、仙女关、通天岭等七百二十一处贼巢,擒获并斩杀了首从贼徒三千二百十七名,烧毁了房屋禾仓一万七千二百间,追夺了贼船五百零三只,夺回了被掳走的男妇五百三十一名,以及牛马五百二十匹,器械五千七百一十件。
七年(公元1463年)九月,广西的浔、梧、怀、贺等地的山贼流窜到了广东的雷、廉、高、肇、新会等地。朝廷得知此事后,下令总兵官泰宁侯陈泾、副总兵都督欧信以及巡抚都御史叶盛共同进行讨伐。
07
宪宗成化元年(公元1465年),大藤峡的酋长侯大狗发动了叛乱,修仁、荔浦、平乐、立山等地的瑶民纷纷响应。两广都御史韩雍率领永顺、保靖以及两江地区的土兵共十六万,分五路并进进行讨伐。他们首先攻破了修仁,然后穷追至立山,生擒了一千二百余人,斩首七千三百余级,最终平定了大藤峡的叛乱。
这一年,上思州的土官黄瑛侵扰南宁地境,杀掠无数。督府委派官员将黄瑛擒获并下狱,最终将其诛杀。
二年(公元1466年),大藤峡的贼人郑昂攻陷了容县和藤县,还杀害了藤县的孝子余全。总督韩雍从四面调集军队进行追捕,最终郑昂伏法被杀。
十二年(公元1476年),瑶民贼人纷纷起事作乱,其中修仁、荔浦两地的叛乱尤为剧烈。荔浦与已废的立山县原本关系紧密,两广都御史朱英调发桂林的官军,顺流而下,会合总督府的各路军队前往讨伐。朱英认为:“瑶民僮民也是人,也贪生恶死,与我们并无不同。如今朝廷的玺书屡次下达,都以安抚为主。如果终年穷兵黩武,并不是朝廷的本意。”于是他下令进行招抚。立山的瑶民首领老李公着派遣他的儿子扶宝前来投诚,乞求恢复县治,使他们成为编户齐民。当时参议谢绶也在军中,他提议在立山筑城。朱英将此事上报朝廷,于是将该地设为永安州。第二年州治建成,官军又进军荔浦,将其平定。朝廷举荐桂林推官闭鲁担任知州,并为州民提供房屋,创立学校,置办祭器,还修复了修仁城,用石头砌成城墙,接着又修筑了恭城。
这一年,天河县的首贼韦谏诚发动叛乱,都御史吴琛命令将领前往讨伐并将其平定。
十六年(公元1480年),郁林州的木头等岗的蛮贼发动叛乱,都御史朱英、总兵官平江伯陈锐、副使陶鲁等率领汉达官军和土兵前往讨伐并将其平定。
十八年( 公元1482年)四月,马平县的主簿孔性善上言,指出溪洞的瑶民僮民倚仗险要地势时常发动叛乱,杀掠吏民和官军,讨捕他们往往不能擒获。这些凶顽之徒肆意妄为,造成的祸患日益严重。然而他认为,这些人虽然是盗贼,但并非没有良心。从前陈景文担任知县时,瑶民僮民都服从差役。但此后长官们安抚百姓的方法不当,他们才开始反叛。他建议选派得当的守令,向他们展示恩信,说明祸福,相信即使这些人凶顽,也会革心向化成为良民。皇帝采纳了他的建议,命令吏部凡是溪洞郡县,都要选择贤能的守令进行安抚治理。
二十年(公元1484年),瑶民贼人黄公定侵扰掠夺陆川县,副使陶鲁前往讨伐并将其平定。
二十二年(公元1486年),首贼岑召管等发动叛乱,二月攻打青山,三月攻打陶村。总督发布檄文命令佥事李珊等率领官军进行围剿,但没有成功。到了弘治五年,督府派遣官员进行招抚,并奏请朝廷批准设立永顺、永定两个长官司进行管辖治理,同时撤销了戍守八仙堡的土兵。
08
孝宗弘治二年(公元1489年),恩城的知州岑钦率领军队攻破田州,官军追击逃敌,他们最终逃入了泗城。
三年(公元1490年)秋八月,广西的土官发动叛乱,都御史秦紘将此事上报朝廷,皇帝下令让土官镇安府的知府岑釲、东兰州的知州韦祖綋去劝谕他们,试图平息叛乱。
四年(公元1491年),泗城州的土官岑应也发动叛乱,总督都御史秦紘等人建议征讨他,以维护地方稳定。
五年(公元1492年),永安的僮族贼人成万等人攻打并围攻州治,还联合修仁、荔浦的瑶贼在府江上劫掠,使得江道受阻。都御史闵珪与伏羌伯毛锐亲自率领军队到达昭平进行讨伐,他们攻破了一百八十所村寨,斩首六千级,夺回了被掳走的男女四千四百人。捷报传来,闵珪因功被任命为南京刑部尚书。
这一年,古田的瑶贼覃万贤等人也发动叛乱,他们在尤豪三厄袭击并杀害了副总兵马俊、参议马铉。在此之前,万贤等人就谋划叛乱,占据了县治,导致县官无法进入。镇守广西的太监王廉请求派兵讨伐,于是三省商议调动汉达官军和土兵四万七千人,分道四哨进行进攻。然而,马俊等人一哨在到达尤豪三厄时遭遇伏击,被贼人所杀,军队因此撤退,古田从此失守。
六年(公元1493年)秋九月,田州府的土官岑溥的长子猇在江中杀害了岑溥。州目黄骥等人随即攻打猇,并将他杀死,为岑溥报仇。
这一年,思明府的土官黄道与忠州的土官黄鏸勾结兵力互相仇杀,并放纵他们的目兵侵掠南宁的境土。督府得知此事后,下令当地官员进行调查处理,以维护地方秩序。
七年(公元1494年),修仁、荔浦的蛮贼发动叛乱,都御史闵珪迅速前往讨伐并将其平定,恢复了地方的安宁。
这一年,南京户部员外郎周琦奏请大规模征讨古田等县的瑶贼,以彻底消除这一地方的安全隐患。
十年(公元1497年)十二月,两广总制邓廷瓒调动军队征讨郁林州的云垆、大桂等种瑶僮,经过一番激战,最终将他们全部平定。
十三年(公元1500年),土族黄理勾结迁隆尚土舍黄恺发动叛乱。他们杀害了黄恺的侄子黄渼,并占据了西乡、那马等三十四个村庄。太平府的知府谢湖设计捕捉了黄理并将其下狱,同时诛灭了他的家族,平息了这场叛乱。
夏四月,庆远府的述昆乡贼攻打城厢,知府姜琯率领军队英勇反击,最终将其击败。在此之前,首贼韦七璇等人越过宾州、上林等县进行劫掠,并杀害了指挥王英。当地官员发布檄文命令府卫设计擒获了韦七璇并将其诛杀。然而,韦七璇的妻子却勾结数万贼人,在这一年的四月一日突然到达城西南关外,围绕数圈攻城。箭石如雨般落下,城池几乎被攻破。知府姜琯设计防御,并亲自督率指挥王濬、彭铎、吴启宗以及推官罗环等军队奋力反击,最终击败了贼人,守住了城池。
十四年( 公元1501年)夏四月,思明府的土官黄道之子黄澄再次勾结黄恺之子黄添贵的兵力攻打州督府。官府迅速发布檄文命令千户朱荣捕捉并斩杀了黄澄,而黄添贵则逃窜到了蛮峒,躲避官府的追捕。
这一年,天河县的首贼韦万妙等人也发动叛乱,知府姜琯率领军队进行剿灭。韦万妙继承了他父亲韦谏诚的恶行,对一方造成了极大的毒害。姜琯调集了那地州的土兵,并亲自督军抵达贼巢,经过一番激战,最终擒获并诛杀了韦万妙。其余的党羽也全部被平定,地方再次恢复了安宁。
十五年( 公元1502年)冬十一月,左州的土人黄金发动叛乱,但最终被官府擒获并伏诛。
十七年(公元1504年),思明府的土官从黄珐历经其子黄震、其孙黄绍至黄文昌一代都发动叛乱,历时四世。总督潘蕃调动副总兵欧磐率领军队进行征讨,经过一番激战,最终将其剿灭并平定,结束了这场长达四世的叛乱。
十八年(公元1505年),总督潘蕃等人再次出征,讨伐思恩府的土官岑濬,并经过激战将其消灭,维护了地方的稳定和安宁。
09
正德二年(公元1507年)九月,柳庆的僮族贼人常朝宣等人频繁外出抢劫掠夺。都御史陈金命令官军前往讨伐,并成功将其平定。
这一年,府江两岸的大小桐江、洛口、仙回、朦胧、三尚等地的贼巢互相联络勾结。诸瑶人都携带短兵器和长弩,从府江出发,抢劫船只并杀害人民,成为一大祸患。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左都御史陈金会同武定侯郭勛,调动了两广的汉达官军和土兵共计六万余人,分道并进进行讨伐。最终,他们俘虏和斩杀了七千五百余人,这些地方全部被平定。
六年(公元1511年),思明的土舍黄暘冒充黄鏐保进行袭扰。民众揭发了他的欺诈行为后,他暗中唆使黄鏐勾结迁隆的黄添贵兵力发动叛乱,并占据了剥甘等十三个村庄。
七年(公元1512年)夏四月,叛逆的黄鏐攻打并杀害了州郭的官员,还烧毁了州郭。八年,他又来围攻州城。九年春,督府林发布檄文,命令思明府的同知姚澄捉拿黄鏐,并将其关押在浔州的监狱中。
这一年六月,青贼李通宝在郁林、北流、陆川、岑溪等州县进行抢劫掠夺。知府曹琚与参将李镗一起调动容县的千户所覃德玉进行捕捉,最终在洞心山将李通宝杀死。
八年(公元1513年),尚贼何海、何受与四峒等地的夷人一起发动叛乱。思隆的民众余鉴奉命率领军队将其平定。为了维护地方稳定,督府奏请设立巡检司,并钦赐铜印给余鉴,让他世袭驮演寨的土巡检职位。
十一年(公元1516年)三月,之前府江东西两岸的大小桐江、洛口、仙右、回茂、田冲、断藤峡、朦胧、三黄等地,村庄和贼巢接壤,道路崎岖,彼此勾结。他们聚集在一起纠合兵力进行抢劫掠夺和杀人行为,长期成为府江的一大祸患。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总督陈金调动两广的汉达官军和土兵分为六大哨进行讨伐。两广的按察使宗玺、布政吴廷举、副使傅习、张佑、参议张九逵、参政蒋曙、副总兵房闰以及镇守太监傅伦、参将牛桓、张祐、陈义、都指挥鲁宗贯、王英、郑绶、戴仪等人统领水陆军队并进进行讨伐。最终,他们俘虏和斩杀了七千五百六十九人,其余的党羽也全部被平定。
这一年,左都御史陈金还打通了断藤峡并将其改名为永通峡。
十三年( 公元1518年)秋八月,田州府的土官岑猛率领军队袭击了龙州。
十四年(公元1519年),古田的瑶民发动叛乱。提督都御史萧翀、总镇太监王堂以及总兵官抚宁侯朱麒前往讨伐,并最终通过招抚的方式平息了叛乱。
这一年,封川的瑶盘古义纠集了贺县上下峒的诸瑶民进行大规模的流窜抢劫行为。他们杀害官军、焚烧房屋、蹂躏百姓并进行掠夺行为,使得民众无法安居乐业。为了维护地方安宁,右都御史萧翀调动了一万余人的汉达官军和土兵分道进行讨伐,并最终俘虏和斩杀了一百六十余人。
十五年(公元1520年),左州的土人韦广隆发动叛乱并最终被伏诛。
这一年秋九月,黄鏐的党羽伪造官方文书将其释放。黄鏐越狱逃回并占据了西乡发动叛乱。南乡的土民也跟随他一起进行叛乱并掠夺州境。次年春大军到达但未能捉拿到罪人。
十六年(公元1521年)冬十月,田州府的土官岑猛纠集了其他土官如岑璋、罗武杰、沈贵等人一起攻打泗城州。
10
嘉靖元年(公元1522年)春天,东兰州的土目韦正西发起了叛乱,知府王显高迅速派兵将他擒获并处死。
与此同时,田州府的总管黄志威成功招抚了奉义等一百一十七个地方,当地民众纷纷归附。
荔浦县的贼人潘公银等人流窜至桂林、阳朔等地进行抢劫,并杀害了桂林的主簿曹时和古田的典史陈祚。巡抚官上报此事后,兵部指出都指挥同知吴启宗、左布政王启、按察司张祐等人因失职应被问责,但皇上特别下令宽恕他们。
广西的蛮贼梁公当等人率领数千人侵扰临桂等州县,镇守太监傅伦上报了此事。当时巡抚张嵿尚未上任,总兵朱麒和副总兵张祐犹豫不决,未能积极行动,而左右两江的士兵也骄傲不听调遣。皇上因此下令严厉责备朱麒等人。
八月,广西的夷目黄鏐等人发起叛乱。上思州原为土官治理,后改设流官,导致土人常作乱。黄鏐等人聚众攻打州城,企图夺取官印。都御史林廷选将黄鏐逮捕并关入浔州府监狱,但他后来越狱,再次率军攻打州城。官军抵抗时,他假装投降,趁副将张祐不备攻破州城,守城官员逃跑。巡抚张嵿等人上报此事,并提出督兵会剿的策略。兵部讨论后认为可行,并命令巡按御史查处先前导致黄鏐逃脱的人员并治罪。张嵿派官军讨伐黄鏐,黄鏐逃至生漆山躲藏,最终被官军搜捕并关入笼子送至三府。他的妻子和孩子也被擒获,无数贼党被斩杀。黄鏐在监狱中死去,尸体被扔至市场示众。至此,州境平定。
次年,广西融县的盗贼周克亮等人聚集万余人,自立名号,流窜侵扰乡村。总督都御史张嵿上报此事后,兵部回复命令他征兵剿灭,经过长时间努力最终平定。
四年(公元1525年),贺县的樊家屯等贼巢的黄公垦等人越过苍梧、封川、德庆、高要等州县进行流窜抢劫。当时右都御史姚镆正讨伐田州归来,他派五千人走小路出击,贼人毫无防备,被打得大败,俘虏和斩杀了七百八十人。
同时,思恩府的叛目刘召也发起了叛乱,提督都御史盛应期派官军讨伐并成功平定。
五年(公元1526年)夏天四月,提督都御史姚镆等人率军讨伐田州,攻破了工尧。岑猛逃窜至归顺后死去,其子邦彦也身亡。
七年( 公元1528年)春二月,提督尚书王守仁率领湖广、江西、广东、广西的军队成功平定了思田地区的叛乱,并将田州府改名为田宁,同时处理了目兵卢苏、王受等人。
同年夏五月,总督两广的新建伯王守仁出手讨伐断藤峡八寨的贼人,最终将他们全部平定。
八年间(公元1529年),府江地区的樊家屯等贼人势力相继崛起,活动极为猖獗。两广都御史林富命令副总兵李琮鵰进行剿灭行动,最终俘获了一千余人,地方终于恢复了安宁。
九年(公元1530年)春二月,林富等人派遣将领分别围剿了石砚、断藤峡、七都、板塘、古雍、古风等地的贼人。虽然俘获的贼人数量有所不同,但各个贼巢都被成功平定了。
在南宁,黄本、黄逵、黄术与头目陆宝一起发动了叛乱。知州王熊兆率领军队突然袭击并成功擒获了黄本。十年之后,黄逵、黄术、陆宝也先后被擒获。
嘉靖十一年( 公元1532年),两广地区的盗贼蜂拥而起,这一年共有九十七群盗贼活动。赵林花掳掠了阳春西山,攻陷了高州府和茂名县,并掠夺了库金。因此,巡抚林富被罚扣了俸禄。黎文贵劫掠了郁林州,许折桂劫掠了海滨,但都没有被擒获。总兵仇鸾报告说盗贼已经平息,但科官张润身弹劾他欺瞒朝廷,并指责诸位将领失职,建议罢免本兵,但最终只是议定罚扣俸禄。(支大纶《永陵编年史》)
十二年(公元1533年),古田兴宁的蛮人发动叛乱,提督两广的佥都御史陶谐和总兵咸宁侯仇鸾联手讨平了这次叛乱。
十三年(公元1534年)八月,镇安的岑金宝假冒岑濬的遗孤,纠集头目卢平发动叛乱并入侵。思恩府督率九司的军队进行围剿。参将沈希仪诱使岑金宝来到柳州并将其杀害,叛军随后溃散。
十八年(公元1539年),大军出征征讨断藤峡的诸蛮,最终将他们全部平定。
十二月,土目卢回、刘现等人发动叛乱,都御史蔡经督率副参兵备官进行招安。
十九年(公元1540年)二月,思恩的叛目卢回等人驱逐了九司的官员,并侵犯武缘县境。总兵张经率领军队进行抵抗,但我军战败,战场上白骨累累。
二十一年(公元1542年)五月,提督两广的蔡经等人讨伐思恩九司的叛乱,并成功平定了局势。在此之前,思恩军民府已经改为流官治理,并分设了九个巡检司,由土目分别管理。然而,兴隆司的土巡检潘良贪婪淫虐,残害百姓,引起了众人的怨恨。土民刘宪、卢回等人趁机煽动众人发动叛乱,声称要尽除九司官员,恢复土官治理,势头相当猖獗。蔡经与总兵安远侯柳珣商议后,派遣副总兵张经、参政翁万达等人,督率田州的各土官进行围剿,副使陈茂义则负责安抚和整编了三千余名叛军。至此,经过近三年的努力,九司的叛乱终于被全部平定。巡按御史何瓒上报了平乱的功绩,皇上下诏赐予蔡经、柳珣奖励,并分别赏赐了他们不同数量的银币。
这一年,容县的塘仲山瑶民发动叛乱,劫掠了六王等村庄。千户覃德玉等人追捕并斩杀了叛乱的瑶民。
二十三年(公元1544年)八月初七日,有盗贼潜入城中,盗取了宣化县库的金银,并杀害了三名守堂的夫役。此事上报后,巡抚和按察使责令官军赔偿损失,并根据罪行轻重进行了相应的处罚。
二十四年(公元1545年),贺县的弓山、螺石、黄尚等地的贼巢首领倪仲亮、邓良朝、梁荣等人,纠集了数千名贼众,与连山县的贼巢勾结,自立名号,大肆进行焚烧和掠夺。两广都御史张岳与平江伯陈圭调集了汉达官军和土兵共八万人,分多路夹击贼巢。最终斩首三千余级,连山、贺县两地都恢复了平静。
七月,广西巡抚张岳奏报皇上:“广西的僮族贼人再次发动叛乱,广东方面有封川县的苏松乐等人,广西方面则有马平县、来宾县的覃朝鲜等人,他们各自肆意掳掠,杀害官军,其中封川县的局势尤为紧急,请求立即派兵进剿歼灭他们。”皇上回复说:“僮族贼人肆意叛乱,应按照之前的商议进行剿灭,但不得滥杀无辜。参将、守巡等官员因为平时防范不严,现在命令他们戴罪立功去杀贼,等到事情平定之后,再具体奏报上来以便定夺。”
二十五年(公元1546年)六月,巡按广西的御史冯彬说:“广西的祸患,没有比瑶人和僮人更严重的了。与其招募士兵来防备贼人,不如招募士兵来剿灭贼人。我们应该占据他们的巢穴,耕种他们的土地。凡是贼人那些肥沃的田地,我们的士兵都愿意去耕种,顺着他们的意愿来命令他们,没有不胜的。”兵部讨论后认为,广西全省,俍人占了一半,其中三分之一是瑶人,剩下的是居民。用区区三分之二的居民,夹杂在蛮夷之中,事情难以突然完成。而且免除差役、应召调遣是当地土人和俍人的积习,今天应募来平定贼乱的人,怎么知道他们日后不会各自占据其地,转而成为贼人呢?应该将此事交给巡抚和按察使商议。皇上采纳了这个建议。
八月,岑瑄发动叛乱,思恩府督率九司的目兵将他擒获并杀死。
三十年(公元1551年),南丹州的目民莫苇因罪被杀。
这一年,永定长官韦启邦劫掠了府库。过了七年,知府秦柽设计将他除掉。
三十一年(公元1552年)六月初一,宣化太平六图的民众马喜兰,假冒黄鏐的儿子天锡,纠集西乡的林举等人,占据佛子寨,并攻陷了州城。经历黄相背着官印逃奔到通州,秘密地与议老人银铨、黄宪商议,前往迁隆峒请求援兵。黄绥假装答应,却逗留不进。后来听说本府的渠乐木旻李子昌与本州的陵俊等人合兵攻击,贼人已经败退,城池已经收复,黄绥才率领一百多士兵经过佛子寨。他们遇到乡兵杀敌并夺得首级,却将这些首级夺为自己的功劳,申报给军门冒领奖赏。看到西乡民众逃窜,他们趁机占领了上中那勾等八个村庄。州人对此非常愤怒,每年因此争斗不止。
这一年,督府应槽派遣参将王宠、朱升征讨七山的贼人,擒获并斩杀了二百余人,并登记了他们的田地房屋。
十月,提督兵部侍郎应槚和总兵官镇远侯顾寰联手讨伐阳朔庄头鬼子等贼巢,并取得了胜利。
这一年,古田的蛮贼试图翻墙抢劫灵川,但未遂。然而,在第二年的十一月二十九日,他们从南门越城而入,劫掠了灵川的府库,纵火烧毁了库房,并抢走了医学的印章。
三十二年(公元1553年)八月,广西桂林、平乐的瑶人和僮人凭借险要地势肆意作乱。他们杀害了知县张士毅,伤了百户曹恩,并且每个月都进行焚烧和抢劫。总督应槚发布命令,让总兵官顾寰率领军队去剿灭他们。最终,军队擒获并斩杀了四百八十四人,俘获男女三百四十人,以及大量的牛马和器械。守臣上报了胜利的消息,并呈上了佥事茅坤、参将王宠、朱升、都指挥锺坤秀、参政张谦、百户吴通等人的功绩。皇上嘉奖了这些臣子的功劳,命令赐予他们子孙官职,其他人则根据功绩大小得到了不同的奖赏。
这一年,七山的瑶人首领盘宗昌发动叛乱,分守郑絅成功地将他讨平。
三十三年(公元1554年)八月初七的夜晚,八寨的强盗越过南宁城墙,爬梯进入府库进行抢劫。他们杀死了一名巡风的吏员和三名守堂的民役。天亮后,官军进行追捕,追到高峯到达武缘葛墟,强盗们分散逃入了八寨。此事上报后,巡抚和按察使责令官军进行赔偿,并奏报皇上对官军进行了降调和罚罪的处置。
十月,总督兵部侍郎鲍象贤派遣将领讨伐了庆远、忻城、皂岭、扳荒、龙楼、东欧等村的贼巢,成功地将他们平定。
三十四年(公元1555年)十二月三十的夜晚,八寨的贼人再次入侵南宁城,斩断关隘想要抢劫府库。当时巡捕指挥李光表现勇敢,他单骑督领军兵进行冲击,射伤了众多贼人,使他们溃散逃回了八寨。因此,府库和军兵得以安然无恙。
三十九年(公元1560年),八寨的贼人吴宗显等人袭击了容县,掠走了库金。代理县令的苍梧县丞曾凤仪率领副千户杜凌云追击到水源洞心山,擒获了吴宗显等人,并夺回了库金。曾凤仪因此功绩被提拔为古田县令。
四十年( 公元1561年)八月二十的夜晚,八寨的贼人再次越过城墙,抢劫了宣化县的府库,并杀死了二十一名守城的军役。第二天早上,官军追捕到关山、高峯、英墟等路,进入八寨。此事上报后,巡抚和按察使责令官军进行赔偿,并根据罪行轻重进行了处罚。
四十三年(公元1564年)十二月,广西古田凤凰山的贼人韦银豹等人从永福突袭桂林,趁夜缒城而入。他们抢劫了布政司库,杀死了署印参政黎民衷,并抢走了四万余两库银以及若干金珠,然后沿着原路逃走。提督侍郎吴桂芳奏报了总兵王宠等人失职的情况,皇上诏令对他们进行了不同程度的降职处罚。
四十四年(公元1565年)春正月,灵川的僮人在南郊三里埋伏,捉拿了代理县令的布政司照磨曾传,并将他捆绑起来带走了印章。他们勒索了三十两赎银,并归还了所俘虏的五名子女后才让曾传获释。
秋八月的一个夜晚,古田的贼人再次进入城中,抢劫了布政司和靖江府,并攻打城门但未能攻入便逃走了。官兵进行追捕并大败了他们。
四十五年( 公元1566年)九月,古田的僮人贼首韦银豹等人前来投降。当时,韦银豹长期占据古田,与其他僮人一起将这片地方分为上下里并居住在那里。韦银豹两次侵犯省城,但只有下六里的人跟随他。提督军务的吴桂芳趁此机会,派遣典史廖元进入上四里,向其他僮人宣读投降的谕令。结果,有一千九百多名僮人恢复了正常生活。于是,韦银豹的势力变得孤立,也请求投降。吴桂芳随即上报古田已经平定,并提到自弘正年间以来,古田的县令从未能够进入县城。现在典史廖元已经按照次序恢复了县城的秩序,应该酌情将他提升为主簿,等到他立下更大的功劳,就提拔他为县令。皇上采纳了这个建议。
011
隆庆三年(公元1569年),广西荔浦的中尚贼韦公海等人,纠集了五千多名贼人,来自上下两个山峒,四处攻打抢劫。他们攻破了四个兵堡、十七个民寨,多次攻打县城,声势浩大。同时,永安州的榕峒、古东等地的贼首李都堂等人,也率领一千五百多名徒众,阻截道路,使州治无法通行。于是,都御史刘焘发檄文命令兵备副使应存卓,统领向武、奉议两州的目兵,由知县刘诰、指挥白玉在东村督战。他们斩杀了韦公海等人,连续攻破了二十五个村庄,并将其全部烧毁。贼人们害怕了,于是请求招抚。
隆庆四年(公元1570年),永安州的榕峒贼陆公腾、古巢贼潘胜喜等人又开始作乱。都御史殷正茂发檄文命令兵备副使应存卓,督兵进行剿灭,斩首四十七级,俘获了一百多人。不久之后,高天贼黄功东、六章贼胡公选等人,聚集了一万多众,围攻永安。殷正茂又发檄文命令总兵俞大猷、平乐府同知蔡万、推官梁直,领兵两万进行征讨,斩首一千多级。
隆庆五年( 公元1571年)九月,古田的僮贼韦银豹被处以磔刑,他的孙子扶僮也在市场上被斩首,首级还被传送到夷方示众。韦银豹是古田的僮民,他的父亲朝威从弘治年间就和他的伯父朝猛占据了县治,抗拒并杀害了副总兵马俊、参议马镕。正德年间,韦银豹常常跟随朝威攻陷洛容县。朝威被杀后,韦银豹就挟持他的五个儿子四处掳掠,多次打败官军。他和朝猛占据了凤凰、潮水两个巢穴,地势险要,无法攻克。总督殷正茂和巡抚李迁谋划调动思明等处的土兵和汉兵共十万,命令总兵俞大猷统领。他们直抵各个巢穴,合营进剿,总共斩首七千四百六十多级,俘获男女一千三十多人。捷报传来,皇上嘉奖了三位大臣的功劳,并分别进行了奖赏。其实这个时候韦银豹并没有死,只是因为处境困窘,暗中让他的党羽找一个像他的人,斩首献上来。主簿廖元、把总王纲一起证明了这件事,于是就传来了捷报。但后来渐渐传出了韦银豹没有死的消息,殷正茂就命令佥事金柱去追踪他的踪迹。韦银豹的哥哥韦银站,就活捉了韦银豹来投降。殷正茂将他戴上刑具押送到京城,并且上书引咎自责。皇上将此事交给吏部,按照韦银豹谋反的律例来处理,他的家属和党羽,则交给巡抚大臣来论罪。同时命令御史治廖元等人的罪,李迁等人则不予追究。
这一年,广西的府江、右江等地的瑶人、僮人又开始叛乱,巡抚郭应聘请求给予兵力和粮饷进行剿除。给事中梁问孟认为贼人的党羽众多,无法全部消灭,应该让守臣仔细计议。兵部回复说:“府江自从正德十二年都御史陈经征讨之后,已经将近六十年没有发生过大的战乱了。而右江北三、北五等巢穴,向来没有受到过惩罚,人口日益增多,于是就开始肆意作乱。近来大规模征讨,古田各巢穴都因为害怕而收敛了行为,只有府江、右江两地依仗地势险要而作乱。如果再放纵他们,不仅无法巩固八寨、怀远的招抚成果,也恐怕会引起古田等地的离心。所以应该进行剿灭,但要用兵谨慎,充分考虑科臣的忧虑,做好准备后再行动,不要留下后患。至于调兵、给饷等事务,都听凭你便宜行事。”皇上同意了这个意见。
隆庆六年(公元1572年),府江的瑶人又开始作乱,他们以三峒、仙回、高天、水滻等巢穴为声势,互相依靠,煽动祸乱,流毒两广。都御史郭应聘征调了六万汉土官兵进行讨伐,擒斩了五千一百多人,俘获的人数也相当。他又上书提出了善后的策略,包括改设土司、设置参将、开通水路和陆路交通、处理兵费、设立县治、分配田粮等六件事。皇上都采纳了他的建议。
万历元年(公元1573年),阳朔碎江的贼人廖金滥等在南源起事,并得到之前残余势力的暗中相助,占据了峯门、山湾等地。总督郭应聘于是发檄文命令参将王承恩等人分道并进,斩首两千多级,收复了峯门,并派齐凯屯兵防守。接着,他又发檄文命令参将王瑞进兵收复山湾,派莫栋屯兵防守。之后又攻占了榕峒巢穴,派覃满屯兵防守。至此,永安、修仁、荔浦的百姓终于可以安居乐业了。这一年,府江的瑶人又占据了林箐,给行旅往来之人带来忧虑。郭应聘又派参将王世科、钱凤翔,都司董龙、王承恩,统兵四道并进。又派副使金柱、郑茂,佥事夏道南监督,又派总兵李锡为大帅,参政胡直管理粮饷,副使刘廷举记录功劳。他们首先攻破了三峒、古西、巖口、东岸黄尚、西岸太平、古冒等巢穴,接着又攻克了平满、青龙、南源等巢穴。不论大小险夷,都相继被攻下。总共俘虏和斩杀五千零四十多人,府江地区全部平定。
万历三年(公元1575年),府江的大盗黎福庄,聚集党羽四处出没。当时新城、昭平上下四屯,与大罗诸山相接,五指、白冒尤其称得上险峻绝妙。黎福庄父子玩弄兵法,肆意螫人,流毒远近。当时都御史吴文华,正在商议罗旁的战役,调向武等州的土兵出苍梧。于是表面上留下向武的兵作为防御之计,实际上却采用了出其不意袭击的策略。他秘密地给兵备副使徐作授计,命令参将吴京攻打上四屯,都司韩文启攻打下四屯。他们分布所部的主客兵,出其不意,间道并进。黎福庄的势力非常窘迫,被秘密綑缚到兵营。贼人的势力被压缩,就占据五指、白冒等险要之地抗拒我军。吴京督战更加紧急,士兵们殊死战斗,连续攻克了白璧、板燕、白马、六勒、福村、茅花、大梁、铁钉、水穿、黄竹、大洞,斩首一千多级,俘获的贼人所属的牛马器械不计其数。又乘胜直捣白冒巢穴,斩首八千级,其余的党羽全部投降。于是就下令宽恤,修缮屯守的政令,把贼人的田地籍没后归给士兵,把剩余的田地籍没后归给百姓。凿石疏通江河,砍树开通道路,整个郡都平定了。
万历四年(公元1576年),苍梧的百姓林思配作乱,但很快就被平定了。老君峒的瑶人作乱,不久也被安抚了。
万历五年(公元1577年),河池州的惟建里贼首韦宋武,勾结横岭的贼人,劫杀地方百姓。巡抚军门吴文华将其剿平了。
万历六年(公元1578年)三月,十六三山的僮贼潘积善乞求投降,官府答应了。
这一年七月,岑溪左营的兵士陈进、吕子和等人作乱,但很快就被讨平了。
万历七年(公元1579年),横岭的贼人蓝龙又作乱,巡抚军门张公任,督指挥戚秉忠设计除掉了他。
这一年,十寨又作乱,总督军门刘尧诲,巡抚军门张公任,发兵进行征讨,并管理其地。兴业木头尚的贼寇作乱,不久也被讨平了。
万历八年(公元1580年),大军征讨十寨的蛮人,并攻克了他们。
万历九年( 公元1581年),三都与东欧的贼人,掳掠官员杀害差役。总督军门刘尧诲,巡抚军门郭应聘,发兵进行征讨,并管理其地。
万历十二年(公元1584年),府江西岸的瑶贼,又纠集起来劫掠船只,百户刘卿遇害。巡抚吴善、巡按黄钟,和督府吴文华商议,调集汉、土兵二万六千,由都督呼良朋统领,命令参政叶朝阳监督。十二月庚午,参将白玉由荔浦进入;游击童元镇由南隘进入;都指挥孙世宝由永安进入;守备陈邦佐由水哨进入。他们四面夹击,攻破了贼人的四十多个巢穴,斩首一千二百零四级,生擒贼首周惺婆等一百零八名,俘获的男男女女以千计,籍没的田土以万计。二月癸亥,府江平定,命令副使韩绍伐山开道,立亭障,仍然改设参将镇守该地。
十一月,怀集的尚蛮严秀珠、郑明端等人,纠集众人流窜作乱,被讨平了。
万历十五年(公元1587年),梧州大岗营的兵士梁一贵等人倡乱,不久就被伏诛了。
万历二十四年( 公元1596年),岑溪七山瑶的贼寇作乱,兵备戴燿将其讨平了。
万历二十九(公元1601年)年六月,五屯所的军民激变,梧州知府凌嗣音安抚了他们。
这一年八月,苍梧、藤县、博白、白州四县的人民大闹梧城,知府凌嗣音也成功地安抚了他们。
相关阅读:
广西古代奇奇怪怪故事合集
广西古代奇奇怪怪故事合集(续篇)
广西古代的奇异现象事件
广西古代得道高僧故事集
广西古代升仙的各路神人
广西历朝历代知名的反叛将领
广西古代的各种巫术占卜记载
广西古代的瘴气毒物记载
广西古代的奇异风俗记载
广西古代的土著地区特产
历代王朝对广西土著的征伐之战
图文编辑:阿素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