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克金镯破10万!金价突破3534美元,普通人该追涨还是离场?

“8月8号,一只100克的金镯子,随随便便就要刷掉10万零800块! ”这话一出,多少人的心跟着抽了一下? 20年前结婚金价才300块一克,如今周大福、老凤祥的金饰价直接飙到1015元/克以上,100克的金镯成本突破10万大关。

那些被奉为铁律的“暴涨后必暴跌”的规律,这次彻底失灵了!熬夜等暴跌的投资者们,等来的却是金价每天稳稳微涨1-2块,现货黄金从784.11元悄无声息爬到了786.70元/克,市场一片茫然:黄金这是要彻底变天了?

这次金价异动的导火索,直接指向美国的一纸政策:对进口金条加征39%关税,尤其针对瑞士1公斤标准金条。 消息一出,纽约黄金期货应声冲上3534美元/盎司的历史峰值,供应链瞬间紧绷。 这背后的逻辑很赤裸:当全球贸易壁垒高筑,黄金作为“无国界硬通货”的价值就被暴力推高。

而地缘政治的“火药桶”还在持续加压。 中东局势反复升温,台海博弈暗流涌动,叠加美国7月非农数据意外疲软(失业率升至4.1%),市场对美联储9月降息的预期飙到87%。

当美元信用摇晃,黄金就成了逃亡资金的诺亚方舟,美元指数每跌1%,金价平均跳涨1.5%,这场货币信任危机,正在用金价刻度丈量。

散户还在犹豫要不要追涨时,真正的“大玩家”早已出手。 中国央行连续9个月增持黄金,7月末储备量突破2300吨,占外汇储备比例从3%跳涨到5%。

这绝非孤例:波兰央行公开宣称“用黄金重建货币主权”,新加坡、印度紧随其后,全球央行年购金量预计突破1100吨,创55年新高! 这些国家队的“去美元化”操作,根本不是短期套利,而是对美元霸权的集体叛逃。

央行购金直接重塑了黄金的定价逻辑。 过去金价由华尔街对冲基金主导,暴涨暴跌像坐过山车;如今央行只买不卖的“囤金模式”,硬生生把市场改造成了易涨难跌的结构。

当花旗、高盛等空头巨头集体翻多(花旗三个月目标价从3300美元上调至3600美元),你还敢用老经验赌暴跌吗?

“我怕金价走房价的老路!”这是很多人的焦虑。 但数据撕开了残酷真相:黄金正在碾压房产。 2005年,120元/克的黄金换1平米商品房(全国均价3168元)需要26.4克;2025年,810元/克的黄金换同面积房子(10419元)仅需12.86克,以黄金计价的房价实际缩水51%! 20年间黄金涨幅575%,跑赢房价(229%)两倍有余。

那些说黄金不值1000元/克的人,或许忽略了货币贬值的速度。 2005年M2货币供应量29.7万亿,2025年已突破350万亿,膨胀近12倍。 金价表面涨了8倍,实际购买力却跑赢了印钞机,这才是黄金“变贵”的底层逻辑。

眼看大盘金价疯涨,不少人转向银行金条“避险”。 工行如意金条795.52元/克,比金饰便宜200多,看似性价比超高。 但这里藏着三个暗雷:

溢价黑洞:冬奥纪念金条溢价58元/克,回购时只按原料价算,20万买进可能14万才能抛出;

流动性陷阱:急用钱时银行金条赎回需3-5天,远不如黄金ETF(T+0到账);

政策雷区:若美联储推迟降息(当前概率35%),美元反扑可能触发金价单日2%闪崩,银行金也难逃牵连。

工信部专家盘和林的建议一针见血:“黄金配置勿超资产15%”。 拿10万现金实操:7万买工行支持跨行回购的标准化金条,2万配黄金ETF(如518880),留1万现金等回调补仓,才是攻守兼备的理性策略。

#夏季图文激励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