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家宴翻车?AI厨电让我逆袭成厨神

中秋家宴翻车?AI厨电让我逆袭成厨神

朋友上周末发来她做的炭烧月饼照片时,我正对着蒸炸失败的螃蟹发愁。作为常年靠外卖续命的互联网民工,突然被安排中秋家宴主厨任务,堪比让程序员去跳芭蕾。但今年情况特殊——刚给父母厨房装了台会"思考"的老板AI烹饪机。

这玩意儿起初被我当成高级微波炉。直到中秋前夜,父亲视频时说想吃苏式鲜肉月饼,母亲念叨着新加坡辣椒蟹,而小侄女吵着要巧克力流心月饼。三地风味同时出现在团圆饭桌上?放以前得叫三个外卖骑手。

凌晨两点测试AI菜谱库时,发现它连"少油版""免辣款"这种模糊指令都能识别。更意外的是自学习功能:第一次做鲜肉月饼皮太厚,系统自动调整了二次烘焙参数。最绝的是做辣椒蟹那次,我刚倒完番茄酱,灶头火力自己调小了——后来才知道是AI检测到酱料含糖量高易焦。

对比丈母娘送的某进口料理机就有意思了。那台机器做西餐还行,遇到中餐火候控制就露怯。上周用它炖红烧肉,水烧干报警时肉还嚼不动。而老板这个数字厨电,中途会提醒我开盖收汁,最后十分钟还自动切换保温模式。

真正的高光时刻是中秋当晚。当AI烹饪机同时处理着烤箱的月饼、灶上的螃蟹和蒸箱里的养生汤时,父亲突然探头问:"这机器能学我做菜吗?"原来老爷子偷偷录入了他的独门葱油配方,现在全家手机里都存着"老爸特调"程序包。

或许这就是现代团圆饭的浪漫。AI不是冷冰冰的算法,当它记住母亲血糖偏高自动减糖,当它还原出外婆红烧肉的收汁节奏,那些曾因厨艺差距错失的温情时刻,正被科技以毫米级精准度弥补。

此刻看着厨房里自发清洁的烟灶联动系统,突然理解什么叫"数字厨电的尽头是人文"。毕竟能让孩子记住的味道,从来不是米其林三星,而是锅里飘出的,带着家特有误差的烟火气。

上一篇:溧水县附近500米吊车出租-就近派车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