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富汗的巴格拉姆空军基地,很多人听着可能觉得遥远,其实这里曾经是美军在中亚的“地头”,二十年里,这地方是美国说一不二的前哨。
可让人没想到的是,美军撤离都快四年了,这块地方最近又被翻出来闹新闻,点火的不是别人,正是美国前总统特朗普。
这回特朗普突然大张旗鼓地喊话塔利班,让人家把巴格拉姆基地还回来。话里话外还带着点威胁:“要是不交,咱们可能有你们不想看见的后果。
”不少人一听这架势,还以为美军要卷土重来了。
但这次,美国说的话没人再当回事。联合国会议上,直接来了个“四对一”的局面:中、俄、伊朗和巴基斯坦站一边,美国自己孤零零的。这不是以前那个美国一锤定音的时代了。
特朗普再怎么敲鼓,也没人跟着跳舞。
说到底,特朗普不是真的对巴格拉姆基地有多牵挂,他背后打的算盘,明眼人都懂。
眼看着要选举了,他想在强硬牌上加分,还打着压制中俄伊影响力的主意,顺便再给自己捞点声势。甚至还不排除动武威胁,看起来很强势。
塔利班也没惯着,直接顶了回去:“你们打了二十年仗,最后还是得撤,现在想回来?再打二十年我们也在。”这话其实说得很明白——美国当年撤走,就是认输了。
巴格拉姆之所以让特朗普惦记,不只是因为它是个军事基地,更因为它地理位置太敏感了。离中国新疆不远、伊朗和巴基斯坦也近,谁把控了这个点,就像在中亚心脏插了根钉子。
如果美国真能再插手,整个局势都可能变天。可惜这块地现在是塔利班的地盘,美国不可能像以前那样说拿就拿。
更何况,俄罗斯对美军插手中亚历来有心结。这是他们传统势力范围,美国再闯进来,局势马上复杂化。
伊朗、巴基斯坦也都不愿意看到阿富汗乱成一锅粥,毕竟首当其冲的就是他们自己。
这回美国是真“孤掌难鸣”。特朗普嘴上说得强硬,真要动手,不光国内要闹翻天,还得准备大把花钱。美国现在经济压力山大,民众对海外用兵的耐心也早就见底。
国际上更别提了,特朗普这套“我说了算”的做派,已经让不少国家躲着他走。
所以,四国联合发声的时候,特朗普一下就尴尬了。美国如果真的硬来,既要顶住塔利班的反击,又得面对周边国家的联合抵制,还得扛住国际社会的舆论压力。
打吧,代价太高;认吧,面子上过不去。特朗普这回算是被现实卡了脖子。
其实,四国这次的联合更多像是给阿富汗打了个“保护罩”,不是说以后无条件帮塔利班挡美国,而是告诉美国:别再想一意孤行,大家都得掂量掂量。
美国没法直接派兵,估计也不会轻易放手。经济制裁、网络战、舆论搅局、扶持反对派……这些“老套路”,以后还可能接着用。
塔利班虽然暂时守住了巴格拉姆,但未来真不轻松。治理国家的难题、和邻国的关系、还有美国可能的“曲线干预”,哪一样都够喝一壶的。
这次联合国“4:1”的场面,其实就是个信号。美国说一不二的时代过去了。越来越多的国家明白,谁要是一直搞单边主义,不仅自己累,还可能把整个地区拖下水。
中、俄、伊、巴的联手,本质上是大家都有共同安全需求,谁都不想再被美国牵着鼻子走。
阿富汗的问题根子不在巴格拉姆属于谁,而在于国家能不能稳定下来。外部军事干预只会越搞越乱,只有各方坐下来协调合作,才可能给阿富汗找出路。
特朗普这回想“翻旧账”,结果没捞到好处,反倒把美国在中亚的尴尬暴露得一清二楚。这不是故事的终点,而是一个新的开始。世界在变,老办法不灵了。
以后谁还想靠喊话和威胁解决问题,最后可能只能像特朗普这样,嘴硬心软,现实咽下去,连脾气都发不出来。